從贛州市工信委了解到,到2012年,贛州六大主導產業中,有色金屬及新材料主營業務收入達到800億元;重點扶持一批產業龍頭企業,到2012年,江鎢新型合金、譜賽科、金力永磁、五礦稀土等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力爭突破50億元,章源股份、虔東集團、贛州鋁業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力爭突破30億元。
贛州市順應低碳經濟和生態經濟的要求以及當代新興產業的發展趨勢,依托現有產業基礎和比較優勢,著力推動資源導向型優勢產業轉型升級,集中力量培育鎢新材料、稀土新材料、永磁電機、新型動力電池等8個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打造全國乃至世界知名的稀土永磁材料和永磁電機基地、硬質合金和刀鉆具基地、新型光源材料和節能燈具基地。
近年來,贛州市加緊稀有金屬產業發展。該市積極整治資源開采經營秩序,強化產業整合和戰略重組,擴大對外開放,推進科技創新和精深加工,努力培植龍頭企業,推動產業集群建設。通過礦山整合及加工企業的平臺,吸引了一大批戰略合作者,中國五礦集團、中國保利集團和中國建材集團在贛州的投資額均達到或超過20億元。國內外鎢稀土產業加快向贛州轉移,有力地促進了贛州鎢稀土產業轉型升級。
在基礎建設方面,投資建設了國家鎢、稀土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和鎢資源高效開發及應用技術工程研究中心,組建了一批重大技術創新機構,全市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5家。在園區平臺方面,新建了國家級出口加工區,成功申報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實現了園區功能升級。在企業平臺方面,培育了章源鎢業、贛州世瑞、虔東稀土、紅金稀土等一批成長性好的本土企業,為國內外戰略投資者投資贛州搭建了平臺。
贛州市順應低碳經濟和生態經濟的要求以及當代新興產業的發展趨勢,依托現有產業基礎和比較優勢,著力推動資源導向型優勢產業轉型升級,集中力量培育鎢新材料、稀土新材料、永磁電機、新型動力電池等8個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打造全國乃至世界知名的稀土永磁材料和永磁電機基地、硬質合金和刀鉆具基地、新型光源材料和節能燈具基地。
近年來,贛州市加緊稀有金屬產業發展。該市積極整治資源開采經營秩序,強化產業整合和戰略重組,擴大對外開放,推進科技創新和精深加工,努力培植龍頭企業,推動產業集群建設。通過礦山整合及加工企業的平臺,吸引了一大批戰略合作者,中國五礦集團、中國保利集團和中國建材集團在贛州的投資額均達到或超過20億元。國內外鎢稀土產業加快向贛州轉移,有力地促進了贛州鎢稀土產業轉型升級。
在基礎建設方面,投資建設了國家鎢、稀土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和鎢資源高效開發及應用技術工程研究中心,組建了一批重大技術創新機構,全市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5家。在園區平臺方面,新建了國家級出口加工區,成功申報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實現了園區功能升級。在企業平臺方面,培育了章源鎢業、贛州世瑞、虔東稀土、紅金稀土等一批成長性好的本土企業,為國內外戰略投資者投資贛州搭建了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