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西先材納米纖維科技有限公司年產2億平方米聚酰亞胺納米纖維電池隔膜產品生產基地在南昌高新區正式開工奠基。副省長謝茹出席并宣布開工。省科技廳廳長王海、副市長肖玉文、區工委書記邱向軍出席,管委會主任雷霆主持儀式。
江西先材納米纖維科技有限公司自主開發了大規模化連續生產納米纖維非織造布的世界領先技術。已具備了單條生產線日產4000平米以上聚酰亞胺納米纖維非織造布的工業化生產能力,計劃在三年內達到年生產2億平方米聚酰亞胺納米纖維電池隔膜、年產值在60億元以上的建設目標。據悉,該項目已獲得“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資金支持1773萬元。
據了解,該公司產品主要應用領域包括:汽車動力電池隔膜、超級電容器隔膜等;空氣凈化(尤其是高溫空氣凈化)、污水處理、海水淡化及純凈水的制備等;防生化武器特種服裝、醫用衛生防護服裝、高效煙霧防護面罩等。
經試用和測試證明,江西先材納米纖維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生產的聚酰亞胺納米纖維非織造布是一種性能優良的鋰離子電池和超級電容器隔膜,大幅度提高了鋰離子電池整體性能。
“如電池循環壽命在3000次以上,充電時間縮短到20分鐘以下,功率密度提高30%以上。特別是大幅度改善了鋰電池的使用安全性:耐過充、耐高溫,在250℃高溫環境中仍能正常工作。”江西先材納米纖維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
納米纖維電池隔膜的生產技術和工藝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識產權,在國際上率先實現了自支撐聚酰亞胺納米纖維非織造布產品的大規模生產,不僅解決了汽車動力電池的世界性技術難題之一,推動新能源汽車行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促進節能減排、低碳經濟,而且在纖維材料生產方面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市場前景極為廣闊,有望引領一場新的工業技術革命,為國家社會經濟發展作出重大貢獻。
江西先材納米纖維科技有限公司自主開發了大規模化連續生產納米纖維非織造布的世界領先技術。已具備了單條生產線日產4000平米以上聚酰亞胺納米纖維非織造布的工業化生產能力,計劃在三年內達到年生產2億平方米聚酰亞胺納米纖維電池隔膜、年產值在60億元以上的建設目標。據悉,該項目已獲得“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資金支持1773萬元。
據了解,該公司產品主要應用領域包括:汽車動力電池隔膜、超級電容器隔膜等;空氣凈化(尤其是高溫空氣凈化)、污水處理、海水淡化及純凈水的制備等;防生化武器特種服裝、醫用衛生防護服裝、高效煙霧防護面罩等。
經試用和測試證明,江西先材納米纖維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生產的聚酰亞胺納米纖維非織造布是一種性能優良的鋰離子電池和超級電容器隔膜,大幅度提高了鋰離子電池整體性能。
“如電池循環壽命在3000次以上,充電時間縮短到20分鐘以下,功率密度提高30%以上。特別是大幅度改善了鋰電池的使用安全性:耐過充、耐高溫,在250℃高溫環境中仍能正常工作。”江西先材納米纖維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
納米纖維電池隔膜的生產技術和工藝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識產權,在國際上率先實現了自支撐聚酰亞胺納米纖維非織造布產品的大規模生產,不僅解決了汽車動力電池的世界性技術難題之一,推動新能源汽車行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促進節能減排、低碳經濟,而且在纖維材料生產方面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市場前景極為廣闊,有望引領一場新的工業技術革命,為國家社會經濟發展作出重大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