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我國是世界上的石棉生產大國,年產生石棉尾礦數千萬噸,這些數量龐大的尾礦不僅侵占土地,造成環境污染,而且嚴重威脅人類身體健康。目前國際上使用最多的處置技術是安全填埋,但成本很高,也不利于資源的綜合利用。近期,新疆若羌縣建成全國首條石棉尾礦提煉鐵精粉項目,填補了國內空白,為石棉尾礦的綜合利用工作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4月27日,在若羌縣依吞布拉克礦業工業園內,全國首條石棉尾礦提煉鐵精粉項目正式建成,該項目總投資8億元,預計年生產鐵精粉30萬噸。
若羌縣依吞布拉克工業園現有超億噸的石棉尾礦,堆積成山,常年暴露,給當地生態環境造成極大影響。2012年,該縣引進國內首家利用石棉尾礦提煉鐵精粉的企業——若羌縣德鵬礦業進駐園區,從廢棄的石棉尾礦中提煉鐵精粉,填補國內空白,滿足市場需要。
“據我們了解,我們現在這個生產技術和流程在全國都是排在第一的,目前國內還沒有人嘗試從石棉尾礦提取鐵精粉,我們現在已經開始嘗試了,當地的石棉儲量非常大,這個項目屬于廢物利用,項目前景比較好,按照我們目前生產流程年產30萬噸的話,可以用到30至50年。設備調試順利的話,下個月就可以開機生產。”若羌縣德鵬礦業公司董事長李海唐高興地告訴筆者。
在該企業一期項目生產車間里,筆者看到,各種生產設備都已安裝完畢,正在進行生產調試,兩套鐵精粉精選設備也已經聯動試車成功,預計今年5月底可以正式生產。
據悉,若羌德鵬礦業公司一期項目將年產鐵精粉30萬噸,2014年將建成第二條生產線,屆時,二期項目年產能力將達到60萬噸鐵精粉,產值將達到8個億,利稅能達到1個億左右。到2017年,四期項目全部投產之后,產值將達到15至20個億,利稅5個億。
該縣縣委書記郝建民說:若羌縣在推動新型工業化進程中,始終堅持循環經濟發展,既保證了生產原材料的供應,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成本,也保護了生態環境,對生產原材料盡量做到“吃干榨盡”,盡最大可能減輕污染排放,提高企業生產效能。
4月27日,在若羌縣依吞布拉克礦業工業園內,全國首條石棉尾礦提煉鐵精粉項目正式建成,該項目總投資8億元,預計年生產鐵精粉30萬噸。
若羌縣依吞布拉克工業園現有超億噸的石棉尾礦,堆積成山,常年暴露,給當地生態環境造成極大影響。2012年,該縣引進國內首家利用石棉尾礦提煉鐵精粉的企業——若羌縣德鵬礦業進駐園區,從廢棄的石棉尾礦中提煉鐵精粉,填補國內空白,滿足市場需要。
“據我們了解,我們現在這個生產技術和流程在全國都是排在第一的,目前國內還沒有人嘗試從石棉尾礦提取鐵精粉,我們現在已經開始嘗試了,當地的石棉儲量非常大,這個項目屬于廢物利用,項目前景比較好,按照我們目前生產流程年產30萬噸的話,可以用到30至50年。設備調試順利的話,下個月就可以開機生產。”若羌縣德鵬礦業公司董事長李海唐高興地告訴筆者。
在該企業一期項目生產車間里,筆者看到,各種生產設備都已安裝完畢,正在進行生產調試,兩套鐵精粉精選設備也已經聯動試車成功,預計今年5月底可以正式生產。
據悉,若羌德鵬礦業公司一期項目將年產鐵精粉30萬噸,2014年將建成第二條生產線,屆時,二期項目年產能力將達到60萬噸鐵精粉,產值將達到8個億,利稅能達到1個億左右。到2017年,四期項目全部投產之后,產值將達到15至20個億,利稅5個億。
該縣縣委書記郝建民說:若羌縣在推動新型工業化進程中,始終堅持循環經濟發展,既保證了生產原材料的供應,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成本,也保護了生態環境,對生產原材料盡量做到“吃干榨盡”,盡最大可能減輕污染排放,提高企業生產效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