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近年來,江蘇省東?h質監局立足世界眼光、瞄準國際標準,發揮本土優勢,以標準化戰略實施為推手助推硅材料企業發展,使硅材料產業、行業,贏得了話語權,為東海經濟社會轉型升級、提升城市發展核心競爭力發揮了積極作用。
東海縣水晶、石英儲量品位均居全國之首,其中石英儲量3億噸,水晶30萬噸以上。依托豐富的礦產資源發展起來的硅資源深加工產業,己成為東海縣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該局結合當地資源的優勢,適時提出搭建硅產業發展平臺,指導企業實施技術改造,推動硅產業鏈向兩端延伸,價值鏈向高端攀升。
著力幫扶中小企業轉型升級,制定年度標準化工作推進計劃和量化目標,著力夯實標準化基礎工作。通過廣泛培訓和重點培養,培養了100余名標準化工作人員和20名既懂專業又熟悉標準化業務的復合型專家,并經常組織標準化專家和工作人員實質性參加IEC光伏工作組、半導體設備與材料標委會、人工晶體標委會等標準化組織的國際國內標準化活動。全縣重點硅材料企業參與了30個國家或行業標準的制(修)訂工作,造就了“太平洋石英”、“中材硅材料”等行業龍頭企業。
積極引導龍頭企業搶抓標準話語權,聯盟標準的制定和執行,對產業的推動作用已經顯現,以高純石英砂為例,該產品是半導體產業重要的原輔材料,是一種重要的戰略資源,長期以來一直被國外壟斷。以“太平洋石英”牽頭的石英玻璃管標準聯盟進行聯合攻關,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純石英砂產品,并制訂了《高純石英砂》聯盟標準,成功打破國外壟斷,市場占有率達到80%以上。相同發展模式的還有“多晶坩堝”、“電子級硅微粉”等產品,標準聯盟推動硅產業實現產值100億元,增長40%。推動了硅材料產業鏈整合及延伸,提升了企業產品競爭力。
東海質監局還幫助硅材料5家企業建立標準體系,通過省級標準化良好行為確認為3A級,省級以上標準化項目4個。
東海縣水晶、石英儲量品位均居全國之首,其中石英儲量3億噸,水晶30萬噸以上。依托豐富的礦產資源發展起來的硅資源深加工產業,己成為東海縣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該局結合當地資源的優勢,適時提出搭建硅產業發展平臺,指導企業實施技術改造,推動硅產業鏈向兩端延伸,價值鏈向高端攀升。
著力幫扶中小企業轉型升級,制定年度標準化工作推進計劃和量化目標,著力夯實標準化基礎工作。通過廣泛培訓和重點培養,培養了100余名標準化工作人員和20名既懂專業又熟悉標準化業務的復合型專家,并經常組織標準化專家和工作人員實質性參加IEC光伏工作組、半導體設備與材料標委會、人工晶體標委會等標準化組織的國際國內標準化活動。全縣重點硅材料企業參與了30個國家或行業標準的制(修)訂工作,造就了“太平洋石英”、“中材硅材料”等行業龍頭企業。
積極引導龍頭企業搶抓標準話語權,聯盟標準的制定和執行,對產業的推動作用已經顯現,以高純石英砂為例,該產品是半導體產業重要的原輔材料,是一種重要的戰略資源,長期以來一直被國外壟斷。以“太平洋石英”牽頭的石英玻璃管標準聯盟進行聯合攻關,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純石英砂產品,并制訂了《高純石英砂》聯盟標準,成功打破國外壟斷,市場占有率達到80%以上。相同發展模式的還有“多晶坩堝”、“電子級硅微粉”等產品,標準聯盟推動硅產業實現產值100億元,增長40%。推動了硅材料產業鏈整合及延伸,提升了企業產品競爭力。
東海質監局還幫助硅材料5家企業建立標準體系,通過省級標準化良好行為確認為3A級,省級以上標準化項目4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