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8月18日,吉林雙吉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年產3000噸氣相二氧化硅項目第一期工程順利點火成功。目前,該生產線已經進入批量試產階段,預計年內可向市場投放不同牌號的氣相二氧化硅產品250噸。
2003年10月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11號文件,即《關于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若干意見》,標志著國家正式拉開了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序幕。廣州吉必時公司積極響應政府號召,與中石油吉化集團公司共同出資組建了吉林雙吉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將吉化公司的資源優勢與吉必時公司的技術市場優勢結合起來,聯手推動我國氣相二氧化硅制造業的發展,以扎扎實實的工作對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做貢獻。
本次試車成功的生產線是雙吉公司年產3000噸氣相二氧化硅項目的第一期工程,整個項目預計將在2005年底建設完成。目前,該生產線是國內產量最大、技術最先進的氣相二氧化硅生產線。在原材料的選擇上,該生產線既可以使用四氯化硅、甲基三氯硅烷,也可以選擇其它有機硅單體工業副產物;在控制系統方面,整套采用DCS控制系統,全面實現了自動與遠程控制;在包裝系統上,使用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包裝機,包裝速度和包裝質量比國外先進水平有了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該生產線的成功投產,標志著我國氣相二氧化硅的生產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這對促進我國有機硅行業的協調、快速發展,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具有積極意義。
2003年10月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11號文件,即《關于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若干意見》,標志著國家正式拉開了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序幕。廣州吉必時公司積極響應政府號召,與中石油吉化集團公司共同出資組建了吉林雙吉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將吉化公司的資源優勢與吉必時公司的技術市場優勢結合起來,聯手推動我國氣相二氧化硅制造業的發展,以扎扎實實的工作對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做貢獻。
本次試車成功的生產線是雙吉公司年產3000噸氣相二氧化硅項目的第一期工程,整個項目預計將在2005年底建設完成。目前,該生產線是國內產量最大、技術最先進的氣相二氧化硅生產線。在原材料的選擇上,該生產線既可以使用四氯化硅、甲基三氯硅烷,也可以選擇其它有機硅單體工業副產物;在控制系統方面,整套采用DCS控制系統,全面實現了自動與遠程控制;在包裝系統上,使用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包裝機,包裝速度和包裝質量比國外先進水平有了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該生產線的成功投產,標志著我國氣相二氧化硅的生產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這對促進我國有機硅行業的協調、快速發展,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具有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