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美國航空航天局用于載人深空探索任務的獵戶座宇宙飛船將使用逾100個由3D打印機制造的零部件。專家表示,這一技術將成為未來人類登陸火星任務的關鍵。
3D打印技術公司Stratasys當地時間星期二表示,它與美國國防承包商洛克希德·馬丁、工程公司PADT聯合開發出了采用新材料的零部件,能抵御深空中的極端環境。
獵戶座飛船將于2019年執行一次不載人任務,測試它是否適合應用在未來的載人深空探索任務中。
Stratasys制造解決方案副總裁斯科特·舍夫契克(Scott Sevcik)向路透社表示,“例如,在太空中,元器件上會積累靜電,如果靜電影響到飛船上的電子設備,會造成重大損失。”
獵戶座飛船上的3D打印零部件可以抵御太空惡劣環境
多年來,3D打印或增材制造,一直被多個行業用來制造原型產品,但目前日趨被考慮用于大規模制造任務中。
與傳統制造技術相比,這一技術有助于更快速、低成本地生產塑料零部件。傳統制造技術要求對生產設備進行大量投資。
舍夫契克表示,“更重要的是,我們在設計方面將更加自由。”
洛克希德·馬丁表示,在獵戶座項目中使用3D打印零部件,將惠及公司其他業務。
獵戶座飛船將于明年首秀
洛克希德·馬丁太空公司增材制造經理布萊恩·卡普倫(Brian Kaplun)說,“我們考慮把這一技術用于其他項目——導彈攔截、衛星、行星調查,尤其是在我們開發越來越多的普通產品的情況下。”
歐洲空間局已經表示,月球巖石和火星塵土可以用來3D打印結構和工具,這將可以大幅降低未來太空任務的成本,因為需要從地球攜帶的物資將會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