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得益于國家政策的推動,新能源市場迎來迅速增長,寧德時代成為了新能源當之無愧的佼佼者。寧德時代用短短7年的時間,從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成長為如今的行業巨頭,離不開國家的政策扶持,那寧德時代又做了哪些助力呢?

圖片來源:網絡
研發:鋰電池能量密度新突破
鋰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是制約其發展的重要因素,美、日、韓等國都制定了相關產業政策,其目標均指向“2020年能量密度達300Wh/kg”。而寧德時代研發團隊在國家重點專項支持下攻克高鎳三元材料及硅碳負極材料等關鍵核心技術,率先開發出比能量(質量能量密度)達304Wh/kg的電池樣品。
寧德時代依托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重點實驗室等重大科研平臺,通過與產業鏈上下游合作單位的協同開發,優化原材料合成工藝條件,提高結構穩定性,調整微觀結構、控制材料形貌和尺寸分布,逐步實現了國產高鎳材料的規模化生產及應用。
新能源:燃料電池走一波
3月15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吹風會就政府工作報告的83處修訂進行了解讀。其中有一條引起市場注意——“推動充電、加氫等設施建設”,這是氫能源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氫燃料電池必將掀起一場新的能源革命,未來氫燃料電池市場規模可達萬億級別。這么有發展前景的領域怎么能少得了寧德時代呢?
2018年3月,寧德時代發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招股說明書,募資42億元用于新能源乘用車動力電池、新能源商用車動力電池、儲能電池、下一代電池研發等,包括全固態鋰電池、鋰金屬空氣電池、氫燃料電池等。
2018年6月,工信部發布《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2018年第6批)。其中搭載寧德時代燃料電池系統的宇通牌ZK6125FCEVG3燃料電池城市客車入選。該款車型的燃料電池系統額定功率30.5kW,峰值功率31kW,支持續航里程(等速法)110km(氫系統不工作),500km(氫系統工作)。
開疆拓土:建超級工廠
2018年7月9日,寧德時代(CATL)與德國圖林根州政府簽署了投資協議,宣布在埃爾福特建立電池工廠,投資2.4億歐元(合2.7億美元),計劃于2021年投產,2022年達到產能14GWh。到2026年,該工廠年產能將增至60GWh。

圖片來源:網絡
寧德時代埃爾福特工廠供應的客戶將包括寶馬、戴姆勒以及總部位于法國的PSA。目前德國并沒有汽車制造商或零部件供應商能夠生產電池,且他們也尚未有這樣做的具體計劃,因為在本土生產電池需要大量投資。寧德時代與國內外如大眾、長安等27家國內外車企合作提供電池,但是在寧德時代上市前的招股書上赫然寫著:公司的競爭劣勢之一就是“現有產能無法滿足潛在市場需求,產能有待進一步提升”。有市場有技術的情況下,低產能大概是現有階段寧德時代發展的最大瓶頸之一。現在在建的超級電池工廠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寧德時代產能不足的壓力。
寧德時代發展到如今的規模不單是順應時代的發展這么簡單,技術上,一直保持追求先進的研發成果;理念上,時刻關注其他的能源領域的發展,隨時做戰略性調整;產能上,為了提供一個穩定的“大后方”,新建超級工廠,有利于長期可持續發展。寧德時代這種三管齊下的方式,真是想不贏都難啊!
參考來源:
科技日報.把“命門”掌握在自己手中:寧德時代攻克鋰電池能量密度瓶頸
電池中國.寧德時代等14家鋰電企業跨界燃料電池
砍柴網.寧德時代欲擴張其德國工廠規模,滿足100GWh電池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