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微塑料(microplastics)是指尺寸小于5 mm的塑料,能夠在環境中長期存在,對周圍環境存在嚴重的威脅,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納米銀(AgNPs)因其具有光電、殺菌、催化和超導等優越的性能,廣泛應用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從而增加了AgNPs向環境中釋放的機會,也對周圍環境和人類健康增加了潛在的風險。微塑料和AgNPs是兩種典型的新興污染物,在環境中廣泛分布,都可以通過生活污水、垃圾填埋場、污水處理廠等途徑進入水體中,并且對周圍環境、生物體以及人類健康存在潛在的威脅。這提供了微塑料與AgNPs在環境中相遇的機會,然而兩者之間是否能夠發生相互作用,目前仍不清楚。
鑒于此,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環境安全監測研究組(張洪武團隊),選取聚乙烯(PE)、聚丙烯(PP)和聚苯乙烯(PS)三種環境中常見的微塑料為研究對象,初步探索了微塑料和AgNPs在水體中的相互作用。結果表明,AgNPs與PE或PP微塑料之間沒有顯著的相互作用,能夠在水體中共存。然而,PS微塑料可以以單分散顆粒的形式有效地捕獲水體中的AgNPs,形成AgNPs-PS復合物,可能是AgNPs在水環境中一種新的環境行為。該成果為研究納米銀的環境行為提供了新思路,也為納米銀的去除呈現了一種潛在的新方法。該研究首次揭示了微塑料能夠捕獲水體中的AgNPs,促進了目前對納米顆粒與微塑料這兩種新興污染物在水生環境中相互作用的理解。
研究成果以A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microplastics and citrate-coated silver nanoparticles in aquatic environments為題發表于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城市環境所博士研究生李鵬輝為第一作者,研究員張洪武為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福建省國際合作重點項目(2019I0032)的資助。

微塑料與AgNPs的可能機制。A:PE和PP微塑料;B:PS微塑料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江岸)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如侵權告知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