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2020年7月3日,由中國粉體網聯合中國顆粒學會顆粒測試專委會、北京粉體技術協會共同舉辦的“粉體粒度表征及在線檢測技術網絡研討會”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來自華南師范大學的韓鵬老師帶來了題為《動態光散射納米顆粒測試技術進展》的精彩報告。

首先,韓鵬老師從基本原理入手,闡述了散射光信號的獲取、相關運算方法及粒度反演的方法。其次,韓鵬老師向大家分享了動態光散射納米顆粒測試技術的一些關鍵概念,包括布朗運動+散射光的干涉這一理論基礎,統計測量這一測量技術和反演算法的粒徑計算方法。

布朗運動的原因是環境(液體、氣體)分子的熱運動撞擊顆粒,它有隨機性、連續性及熱效應性,隨機性即顆粒下一個位置不可預測,連續性即運動不停止,熱效應則是溫度升高,運動加快,布朗運動的影響因素是非球形顆粒:旋轉擴散、平移擴散;顆粒間相互作用:帶電、濃度過高;環境:界面、微量樣品池以及其他運動。

散射光干涉的原因是不同顆粒的散射光之間的干涉,其特點是隨機性-散射光隨時間變化)、相關性-變化快慢與顆粒運動速度有關和離散性-光子計數,其影響因素則是激光的穩定性、散射光的強度、系統的相干性和環境光干擾。

韓鵬老師還講到,測量技術一定要保證樣本數足夠,因為這樣可以通過對足夠樣本數的信號統計進行平均,測量技術-相干因子則受光源的相干性、儀器檢測結構設計及樣品特性的影響。韓鵬老師著重強調了粒徑計算-累積法的重要性,因為它是ISO標準推薦的方法,具有簡單、穩定的特點,此外他還介紹了非負最小二乘法、CONTIN、正則化、直方圖法、貝葉斯法以及遺傳算法等粒徑算法。

在報告的最后,韓鵬老師向大家介紹了后向測量、退偏振、多角度、低相干光源、在線測量以及圖像法的技術進展,并闡述了它們各自的優缺點及發展方向。

課程結束后,觀眾紛紛拋出疑問,韓鵬老師也一一耐心給予解答,此次研討會也受到了大家的廣泛好評。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初末)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