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北京新材料領域繼續保持在全國研發中心的地位,科技創新能力居全國首位,在稀土永磁、人工晶體、超導材料、納米材料等領域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或國際水平,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依托科研院所體制改革和科技成果轉化,每年涌現出一批新材料高科技企業,目前已有7家高科技上市公司,居全國之首,新材料產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年平均增長速度在20%,形成一定產業規模。2001年,全市新材料企業約有780多家,銷售總收入約170億元,其中中關村園區內高新技術企業691家,銷售總收入116億元,區外高新技術企業、科研院所和其他企業近100余家,銷售總收入50多億元。
納米材料
納米材料及技術是近年來國際高新技術領域發展的熱點和前沿,北京市科委自“九五”期間就將納米材料確定為新材料重點發展領域,根據北京地區的科技優勢和首都經濟發展特點,按照“加強應用技術開發,帶動產業發展”的戰略,組織開展了“納米粉體制備及應用技術”、“功能納米材料在建材工業中的應用”、“聚合物/黏土納米復合材料及其制品開發研究”、“有機污染物光催化降解技術開發”等項目的研究,開發出一大批納米材料的規;苽浼夹g以及納米材料在建材、化工、紡織、環保等領域的應用技術,培育了一批新型高科技納米科技企業。
近年來,市科委組織北京地區主要的研究機構和骨干企業開展了一批重大科技項目,如“表面納米技術研發及產業化示范”、“非晶、納米晶制品及產業化研究“等,這些項目結合國家科技部“863”、“科技攻關”等計劃項目,大大提升了北京地區納米科技領域的水平和在國際上的地位。中科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分別組建了具有國際影響的納米技術研究中心;,北京化工大學建立了以超重力、超分散和超臨界技術為代表的納米材料制備技術平臺,成為我國納米制備技術的主要創新及推廣基地;鋼鐵研究總院和安泰科技股份公司組建了“鋼研-安泰納米技術工程研究中心”,成為我國金屬納米材料研究及產業化方面的主要研發基地;北京科技大學與其他院校、企業合作組建了“北京表面納米科技研究中心”,致力于開發面向產業的新型表面技術,引起了國際上的關注。
目前,北京已成為我國最主要的納米科技研究和產業發展的地區,正在逐步形成較為完善的首都納米科技創新體系,在技術研發方面,正在組建國家納米科學研究中心和國家納米技術與應用工程研究中心;在產業方面,正在形成以中關村永豐科技產業基地為中心的納米科技產業基地。
稀土永磁材料
稀土永磁材料是一種重要的功能材料,已廣泛應用于信息、能源、交通、機械等領域,而且其新的增長點不斷涌現,其產量與用量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與國民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近年來,全球釹鐵硼市場增長率在15—25%之間,我國作為稀土大國,在稀土永磁材料領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在稀土永磁材料方面,北京是國內研發和產業化基地,技術處于國內領先水平。擁有中科院物理所、北京有色金屬研究院、北京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等研究單位和中科三環高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石景山區京磁技術公司、北京清華銀納高科技發展公司、北大雙極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0多家骨干企業。雖然北京在研究開發上與國際水平同步,但是主導產品是中低擋產品主,產品附加值不高,為了支持企業在高檔產品上參與國際競爭, 2001年,北京市科委依托中科三環,組織了由中科三環,北京大學、北京科技大學、中科院物理所、安泰科技等產學研組成的強大的攻關團隊,投入950萬科技經費,在高檔和新型稀土永磁材料的研究開發、中試研究和產業化方面開展了技術攻關。集成產學研的優勢,通過項目實施,提升了北京在稀土永磁材料領域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
中科三環是國內稀土永磁釹鐵硼材料研究開發、生產和銷售的龍頭企業,其稀土永磁釹鐵硼材料產業規模位居全國第一,世界第三,是國際稀土永磁行業最具競爭力的企業之一。通過兩年時間攻關,中科三環的“高檔釹鐵硼N50系列產品開發與產業化”項目進展順利,通過持續不斷的技術創新,已成功開發了N50、N48、N45等系列高檔產品,并實現了高檔次釹鐵硼產品的產業化,在昌平開發區建立了中高檔稀土永磁釹鐵硼產業化基地 ---國家863稀土材料成果轉化基地。通過此項目的實施使我國釹鐵硼產品檔次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進入應用產品的國際主體市場,進一步提高了北京在稀土永磁材料領域的國際競爭力。
北京大學研制的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稀土永磁材料-釹鐵氮材料,是我國新材料領域在世界上為數不多的一項發明,為了加快這項成果的轉化,市科委組織北京大學開展“新一代稀土永磁釹鐵氮12相的中試研究”,項目取得重大進展,并以此技術為核心組建了北大雙極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望在2002年年底實現釹鐵氮磁粉的中試生產的開發,向產業化邁進了一大步。
納米材料
納米材料及技術是近年來國際高新技術領域發展的熱點和前沿,北京市科委自“九五”期間就將納米材料確定為新材料重點發展領域,根據北京地區的科技優勢和首都經濟發展特點,按照“加強應用技術開發,帶動產業發展”的戰略,組織開展了“納米粉體制備及應用技術”、“功能納米材料在建材工業中的應用”、“聚合物/黏土納米復合材料及其制品開發研究”、“有機污染物光催化降解技術開發”等項目的研究,開發出一大批納米材料的規;苽浼夹g以及納米材料在建材、化工、紡織、環保等領域的應用技術,培育了一批新型高科技納米科技企業。
近年來,市科委組織北京地區主要的研究機構和骨干企業開展了一批重大科技項目,如“表面納米技術研發及產業化示范”、“非晶、納米晶制品及產業化研究“等,這些項目結合國家科技部“863”、“科技攻關”等計劃項目,大大提升了北京地區納米科技領域的水平和在國際上的地位。中科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分別組建了具有國際影響的納米技術研究中心;,北京化工大學建立了以超重力、超分散和超臨界技術為代表的納米材料制備技術平臺,成為我國納米制備技術的主要創新及推廣基地;鋼鐵研究總院和安泰科技股份公司組建了“鋼研-安泰納米技術工程研究中心”,成為我國金屬納米材料研究及產業化方面的主要研發基地;北京科技大學與其他院校、企業合作組建了“北京表面納米科技研究中心”,致力于開發面向產業的新型表面技術,引起了國際上的關注。
目前,北京已成為我國最主要的納米科技研究和產業發展的地區,正在逐步形成較為完善的首都納米科技創新體系,在技術研發方面,正在組建國家納米科學研究中心和國家納米技術與應用工程研究中心;在產業方面,正在形成以中關村永豐科技產業基地為中心的納米科技產業基地。
稀土永磁材料
稀土永磁材料是一種重要的功能材料,已廣泛應用于信息、能源、交通、機械等領域,而且其新的增長點不斷涌現,其產量與用量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與國民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近年來,全球釹鐵硼市場增長率在15—25%之間,我國作為稀土大國,在稀土永磁材料領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在稀土永磁材料方面,北京是國內研發和產業化基地,技術處于國內領先水平。擁有中科院物理所、北京有色金屬研究院、北京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等研究單位和中科三環高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石景山區京磁技術公司、北京清華銀納高科技發展公司、北大雙極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0多家骨干企業。雖然北京在研究開發上與國際水平同步,但是主導產品是中低擋產品主,產品附加值不高,為了支持企業在高檔產品上參與國際競爭, 2001年,北京市科委依托中科三環,組織了由中科三環,北京大學、北京科技大學、中科院物理所、安泰科技等產學研組成的強大的攻關團隊,投入950萬科技經費,在高檔和新型稀土永磁材料的研究開發、中試研究和產業化方面開展了技術攻關。集成產學研的優勢,通過項目實施,提升了北京在稀土永磁材料領域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
中科三環是國內稀土永磁釹鐵硼材料研究開發、生產和銷售的龍頭企業,其稀土永磁釹鐵硼材料產業規模位居全國第一,世界第三,是國際稀土永磁行業最具競爭力的企業之一。通過兩年時間攻關,中科三環的“高檔釹鐵硼N50系列產品開發與產業化”項目進展順利,通過持續不斷的技術創新,已成功開發了N50、N48、N45等系列高檔產品,并實現了高檔次釹鐵硼產品的產業化,在昌平開發區建立了中高檔稀土永磁釹鐵硼產業化基地 ---國家863稀土材料成果轉化基地。通過此項目的實施使我國釹鐵硼產品檔次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進入應用產品的國際主體市場,進一步提高了北京在稀土永磁材料領域的國際競爭力。
北京大學研制的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稀土永磁材料-釹鐵氮材料,是我國新材料領域在世界上為數不多的一項發明,為了加快這項成果的轉化,市科委組織北京大學開展“新一代稀土永磁釹鐵氮12相的中試研究”,項目取得重大進展,并以此技術為核心組建了北大雙極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望在2002年年底實現釹鐵氮磁粉的中試生產的開發,向產業化邁進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