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3月18日,臺灣工研院對外發出聲明,事關碳化硅企業——上海瀚薪科技有限公司。

據“三代半風向”了解,臺灣工研院這次聲明是受到了當地媒體的“逼宮”。3月17日,當地媒體發出了下面這篇報道——

據報道,2013年臺灣瀚薪科技在成立之時,是一家由臺灣工研院團隊創立的碳化硅功率半導體芯片設計公司,工研院透過旗下的創新工業技術移轉股份有限公司進行投資,一直是臺灣瀚薪的主要股東;而臺灣瀚薪解散前的最大股東則是漢民集團。
到了2021年2月9日,瀚薪科技宣告解散。與此同時,該媒體注意到,1月11日,上海瀚薪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了Pre-A輪融資。為此,該媒體質疑:為何臺灣瀚薪突然就變成了大陸企業?

對此,臺灣工研院在聲明中做了解釋。
關于解散的原因,臺灣工研院表示,“臺灣瀚薪科技在過去均未獲利,并且營運困難,由于科技進步快速,若要持續營運,需要再投入大量研發經費。早期新創公司在臺灣募資困難,臺灣瀚薪一直無法取得后續資金,故股東會決議于2021年2月清算并解散公司”。
同時,它還提到,“臺灣早期新創募資不易,投資人太過重視短期獲利能力,多數資金集中關注上市前的晚期投資,沒有相當成熟把握的技術無法獲得青睞。如Tesla之類從未賺錢的潛力企業很難在臺灣市場出頭”。
針對旗下創新公司是瀚薪科技主要股東的說法,該院表示,創新公司是在2013年投資臺灣瀚薪科技,持有股份僅占5%。
針對專利問題,臺灣工研院表示,2013年除了把碳化硅技術轉給臺灣瀚薪外,還轉給了臺灣其他三家公司,這三家公司并不是新創的,營運資金也沒問題,規模和市占率都發展得很好,臺灣半導體產業鏈并未受此事件影響。而且“因臺灣瀚薪公司已聲請解散,故工研院依約終止并收回非專屬專利之授權。”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山川)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