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從廊坊市生產力促進中心了解到,由中科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研發的化學法制備碳化硅(SiC)粉體新工藝可以批量生產高質量的碳化硅粉體,滿足高純度、高密度、高均勻性等SiC粉體高端市場需求。
據介紹,碳化硅作為一種新材料,因其具有優異的耐磨性、耐熱性、耐腐蝕和抗氧化性等特點,廣泛應用于軍工、電子、冶金、航空航天、汽車等領域。而高質量的β-SiC超細粉體更是制造高級陶瓷材料和電工電子材料的重要原料,也是價格昂貴的超精密研磨材料。
用傳統的固相法生產碳化硅,存在反應時間長、產品純度低、生產耗能高等缺點。而溶膠—凝膠法也存在化學過程復雜,不利于環保以及粉體易發生團聚等問題。化學法碳化硅粉體新工藝選擇廉價的原料作為硅原和碳原,用軟化學方法合成碳硅前驅體,形成微反應體系,通過煅燒合成高品質的SiC超細粉體。新工藝使合成時間大為縮短,燒結溫度也大大降低,產品無須酸洗、精加工粉碎,即可直接得到高質量的超細粉體。
我國每年碳化硅出口量約占世界需求量一半左右,但出口產品多為粗產品,每噸價格不到4000元。而在國際市場上,超細SiC粉體價格為8萬元/噸,微米級SiC粉體為2萬~3萬元/噸。
據介紹,碳化硅作為一種新材料,因其具有優異的耐磨性、耐熱性、耐腐蝕和抗氧化性等特點,廣泛應用于軍工、電子、冶金、航空航天、汽車等領域。而高質量的β-SiC超細粉體更是制造高級陶瓷材料和電工電子材料的重要原料,也是價格昂貴的超精密研磨材料。
用傳統的固相法生產碳化硅,存在反應時間長、產品純度低、生產耗能高等缺點。而溶膠—凝膠法也存在化學過程復雜,不利于環保以及粉體易發生團聚等問題。化學法碳化硅粉體新工藝選擇廉價的原料作為硅原和碳原,用軟化學方法合成碳硅前驅體,形成微反應體系,通過煅燒合成高品質的SiC超細粉體。新工藝使合成時間大為縮短,燒結溫度也大大降低,產品無須酸洗、精加工粉碎,即可直接得到高質量的超細粉體。
我國每年碳化硅出口量約占世界需求量一半左右,但出口產品多為粗產品,每噸價格不到4000元。而在國際市場上,超細SiC粉體價格為8萬元/噸,微米級SiC粉體為2萬~3萬元/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