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6月25日,蘇州市生物醫藥產業創新集群推進會在蘇州工業園區召開。會上,解讀了《蘇州市生物醫藥產業創新集群建設實施方案》,發布了蘇州自貿片區生物醫藥全產業鏈集成創新成果!

方案頒布通知
據了解,《蘇州市生物醫藥產業創新集群建設實施方案》中,明確了主要建設目標和重點發展方向。
主要建設目標
到2023年,力爭產業規模突破3300億元,產值突破2700億元,新引進5個以上頂尖人才(團隊)或重大創新團隊,年均新申報上市藥品5個以上、新申報上市二類、三類醫療器械產品100個以上。培育一批規模型創新企業和企業集團,集聚一批高層次創新人才,打造一批高能級創新組織,構建一張高效能創新網絡,成為產業鏈最完整、國內獲批產品最多、研發合作模式最新的生物醫藥產業集聚區。
到2025年,力爭產業規模突破4000億元,產值突破3500億元,新引進10個以上頂尖人才(團隊)或重大創新團隊,年均新申報上市藥品15個以上、新申報上市二類、三類醫療器械產品200個以上,新品新械上市前形成較為完善的專利布局和知識產權系統保護。初步形成顯著規模集聚效應和市場影響力,擁有一批行業領軍企業和品牌,掌握國內領先的產業核心技術,形成區域專業化分工和協同發展網絡,融入并主導國內價值鏈和供應鏈分工,成為最具品牌特色和國際競爭力、影響力的創新集群。
重點領域方向
(一)創新醫藥。生物藥:重點發展抗體藥物、基因治療、CAR-T免疫細胞治療、DNA及RNA疫苗、抗體偶聯藥物、多肽藥物、核酸藥物等。化學藥:重點發展PROTAC新藥開發技術、給藥新技術、藥物緩釋控釋技術,及新機制、新靶點、新結構、新藥物組合和新劑型化學藥等。現代中藥:重點推進創新中成藥、經方驗方中藥復方制劑、中西醫結合、中藥藥學、中藥活性篩選、安全性評價和藥理學研究,促進傳統中藥的二次開發,重點發展針對心腦血管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中藥新藥及其質量控制、現代工藝等關鍵技術,促進吳門醫派守正創新。
(二)高端醫療器械。診斷檢驗儀器:重點發展體外診斷、基因檢測、免疫分析儀、高性能生化分析裝備、診斷試劑、CT(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POCT(即時檢驗)、MR(核磁共振)、DR(數字化X線影像系統)等。植介入器械:重點發展骨科植入、心臟介入、腦血管神經介入、口腔種植產品等。治療儀器:重點發展放射治療、超聲治療裝備、透析設備、手術機器人等。監護與生命支持裝備:重點發展呼吸機、制氧機、監護儀、ECMO(體外膜肺氧合)等。
(三)CXO(合同研發生產組織)。重點推動藥理學模型、大分子序列發現、小分子化合物發現、小分子藥物開發、大分子藥物開發、生物學研究、臨床前安全性評價、藥代動力學研究、臨床藥效學研究、穩定性評價、一致性評價等臨床前及臨床合同研發組織(CRO),以及工藝路線開發、工藝安全測試、臨床樣品生產、檢驗檢測、藥品批量生產和包裝的合同研發生產組織(CMO/CDMO)發展。
(四)BT(生物技術)+IT(信息技術)融合。重點推進人工智能輔助研發、生物計算、生物儲存、生物3D打印等技術,通過AI算力提升新藥發現及研制進度,通過數字化模組集成促進醫療器械裝備智能化。加大醫用軟件和醫學數字平臺支撐力度,提升評價檢測、臨床研究、藥品注冊、上市監管等環節服務能力。促進醫療大數據互通,推動智慧醫院建設,推廣導醫導診、遠程醫療、精準醫療、AI基因診斷等新應用場景。
(五)產業鏈配套。重點發展高端生物原料、培養基、病毒載體、高端制劑等基礎材料,生物反應器、層析樹脂及設備、離心機、過濾器、規模分離純化技術、液相色譜儀、氣相色譜儀等技術裝備,醫用電子元器件等核心零部件,自動化控制系統、生物醫用及包裝類材料耗材等。
(六)商貿供應鏈。重點發展醫藥全產業鏈電商營銷服務平臺、合同銷售組織(CSO)、DTP藥房(特藥藥房)、智慧藥房等醫藥商業新模式,醫藥供應鏈重點發展自動化專用倉儲設備、運輸設備、供應鏈信息平臺、物流平臺、醫藥冷鏈等。
(七)醫療健康服務。重點發展生物康養、遠程專業護理、虛擬護理、虛擬診斷、非住院護理等,以及特醫保健食品、醫美、健康體檢咨詢、商業健康保險等。
(八)其他專業服務。重點發展知識產權、科技金融、專業法律、檢測檢驗、咨詢培訓、國際交流、專業品牌會展賽運營等服務。
總結
到2025年,力爭產業規模突破4000億元,產值突破3500億元。重點領域方向包括創新醫藥、高端醫療器械、CXO(合同研發生產組織)、BT(生物技術)+IT(信息技術)融合、產業鏈配套、商貿供應鏈、醫療健康服務以及其他專業服務。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昧光)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