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在國家相關政策及廣西“碳酸鈣千億元產業”政策的引導下,依托豐富的石灰石資源優勢,2022年9月,華納采用“拆舊建新”技術改造的模式,拆除閑置的30萬噸碳酸鈣落后生產線,升級為年產30萬噸高端納米碳酸鈣新生產線。一期年產10萬噸納米碳酸鈣項目已于今年1月11日已正式投產,是華納在2023年實現的第一個“開門紅”。

圖源:南寧云
2月8日,位于武鳴區新材料產業園的廣西華納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年產30萬噸納米碳酸鈣技改升級項目的生產車間內,生產線上機器轟鳴,佩戴好裝備的工人有序而忙碌作業,半自動化的機器設備大大縮減了人力成本。


圖源:華納公司
華納公司黨支部書記、董事黃煒波向記者介紹,新項目生產線采用華納公司自主研發的100多項專利技術及科研成果,采用更先進、節能、環保、自動化的工藝技術及設備,用于生產高性能、高附加值的納米碳酸鈣產品,應用在特種造紙、光伏、汽車底漆、飛機、海洋涂料、發光涂料等高端制造業領域。“公司規劃2025年實現年產61萬噸納米碳酸鈣總產能規模,并實現年產值20億元的企業戰略目標,目前已邁出關鍵一步。”隨著市場的強力復蘇,黃煒波對新材料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

據粉體網編輯了解,華納公司2022年的銷售額創造了歷史新高,首次突破了7.6億元,比上年增長了29.6%,躍進了一個新的臺階。銷售量高達41萬噸,較去年同比增長了6%,實現了銷售額、銷售量雙增長。今天的新材料產業園,正以華納公司納米碳酸鈣為核心,輻射帶動上下游產業,打造“一中心一園區”的碳酸鈣新材料產業區域布局的現代工業體系,使鈣基新材料成為南寧市武鳴區新的經濟集聚點和增長點。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昧光)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