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從今年起,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資源廳聯合北海市人民政府將用3年時間全面摸清北海市陸域石英砂礦產資源潛力,為全區打造千億元硅產業提供充足資源保障。據悉,這也是廣西首次對石英砂成規模成系統開展勘查研究工作。
近日,在北海市合浦縣烏家鎮烏家村,由自治區財政投資,自治區自然資源廳組織實施的野外勘查鉆探正在這里進行。項目由廣西礦產資源儲量評審中心、廣西第三地質隊、廣西海洋地質調查院三支隊伍承擔。按照計劃,勘查隊伍將在136平方公里的陸域范圍內分17個區塊,對布設的146個孔位實施鉆探。自3月底進場以來,已完成野外鉆探工作量的三分之一,計劃7月底完成巖芯采樣工作。在多個已完成鉆探的點位,技術人員在對獲取的巖芯樣品進行現場評估后,初步判斷探獲的石英砂礦品質優異,可滿足當前硅產業需求。
北海市是我國陸域石英砂礦資源集中區之一,礦體具有埋藏淺、厚度大、品質好、分布廣的特點,目前已吸引包括國內玻璃行業巨頭信義公司在內的8家企業落戶北海。根據《廣西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對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新能源產業的規劃需求,以及以北海市為中心,打造全區千億元硅產業園區的規劃設想,未來我國相關行業對石英砂礦資源的需求將非常旺盛。
而此前北海市對石英砂資源的勘查面積僅占含礦盆地面積的5.6%,導致該資源在空間分布、質量品質及資源儲量等方面家底不清,難以滿足北海市未來產業發展與規劃需求。
據了解,首次實施陸域石英砂系統性勘查,主要是為了摸清北海市范圍內的整個石英砂質量品質、成礦規律及資源潛力等特征,為資源分級分類出讓配置提供政策性建議。項目完成后,將給該市提供16處可供開發的礦產地,預計新增石英砂資源量12億噸,能有效保障該市玻璃產業未來30年資源需求。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初末)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