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人溺人妻木下凛子中文字幕-久久,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100000熟女乱伦-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精品

剛剛美國翻倍加征關稅!汽車、電池、半導體、關鍵礦產都受波及


來源:中國粉體網   昧光

[導讀]  美國進一步提高對自華進口的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電池、關鍵礦產、半導體以及鋼鋁、港口起重機、個人防護裝備等產品的加征關稅。

中國粉體網訊 514日,美國發布對華加征301關稅四年期復審結果,宣布在原有對華301關稅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對自華進口的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電池、關鍵礦產、半導體以及鋼鋁、港口起重機、個人防護裝備等產品的加征關稅。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對此表示,中方一貫反對違反世貿規則,單方面加征關稅,中方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維護自身正當權益。

 

 

圖源:美國白宮網站

 

加征關稅主要針對哪些領域

 

根據白宮的聲明,根據301條款,某些鋼鐵和鋁產品的關稅稅率將從0-7.5%增加到2024年的25%。白宮稱,鋼鐵是美國經濟的重要部門,最近,拜登政府宣布為包括鋼鐵和鋁在內的33個清潔生產項目投資60億美元。

 

在半導體領域,到2025年,對中國的半導體的關稅稅率將從25%提高到50%。

 

在電動汽車領域,2024年,電動汽車關稅稅率將從25%提高到100%。在太陽能電池領域,2024年,太陽能電池(無論是否組裝成模塊)的關稅稅率將從25%提高到50%。

 

在電池、電池組件和關鍵礦物方面,2024年,鋰離子電動汽車電池的關稅稅率將從7.5%提高到25%;2026年,鋰離子非電動汽車電池的關稅稅率將從7.5%提高到25%。

 

電池零部件的關稅率將在2024年從7.5%提高到25%。天然石墨和永久磁鐵的關稅稅率將從零增加到2026年的25%。某些其他關鍵礦物的關稅稅率將在2024年從零增至25%。

 

此外,2024年,船岸起重機的關稅稅率將從0%提高到25%。

 

在醫療用品領域,2024年,注射器和針頭的關稅稅率將從0%提高到50%。對于某些個人防護設備(PPE),包括某些呼吸器和口罩,關稅稅率將從0-7.5%提高到2024年的25%。

 

2026年,橡膠醫用和外科手套的關稅將從7.5%提高到25%。

 

阻止中國預期的進口增長

 

需要看到的是,此次拜登政府潛在的措施與其說是為了壓制細分市場,不如說是為了阻止預期的進口增長:中國的鋼鐵、鋁和汽車目前只占美國供應量的很小一部分。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則稱,目前超過80%的太陽能電池板生產在中國進行,而在中國生產一塊電池板的成本要比美國便宜60%。

 

近期,美國頻繁炒作中國工業制造品“產能過剩”,特別是以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為代表的“新三樣”,妄稱中國正以“極低價格像潮水般出口”、“威脅他國產業發展,沖擊世界經濟”。根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大幅提高中國電動汽車進口關稅,旨在遏制中國低價電動汽車對美國市場的沖擊。

 

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汽車出口逾500萬輛,出口額超過1000億美元。其中,中國直接對美出口的電動汽車僅為3.68億美元。很顯然,美國電動汽車市場在中國的汽車出口上目前還排不上名次。如此來看,所謂對美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沖擊也是無稽之談。

 

此外,總體來看2024年一季度中國規模以上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3.6%,與美國78.4%的利用率基本接近。在庫存水平上,3月份中國原材料庫存指數為48.1%,與美國相當。但從工業利潤來看,中國工業利潤率呈持續增長態勢。此外,中國新出口訂單指數為50.6%,繼續保持擴張,表明企業出口業務總體繼續改善。從這個意義上看,對“產能過剩”的指責,實際上更多來自對中國工業實力發展的焦慮和遏制。

 

5月3日,美國財政部和國稅局發布了《減少通貨膨脹法案》(IRA)中清潔能源汽車條款的最終規則,2027年之前,使用中國石墨的新能源汽車仍能享受最高7500美元的稅收抵免。根據《華爾街日報》說法,這意味著允許美國消費者在2026年底前購買電池使用中國石墨的電動汽車,仍可獲得最高7500美元的稅收抵免。短短十天,稅收一加一免,盡顯遏制和利益本色。

 

來源:央視新聞、中國汽車報、經濟日報、第一財經、環球時報等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昧光)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

推薦18

作者:昧光

總閱讀量:14736904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網友評論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粉體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粉體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粉體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粉體大數據研究
  • 即時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