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10月24日,寧德時代發(fā)布了一款驍遙超級增混電池,其中采用了鈉離子電池技術,使得沉寂了大半年的的鈉離子電池市場再次得到關注。
鈉離子電池從發(fā)明至今,經歷了幾波大起大落。最近一次大火是2022年,電池級碳酸鋰價格飆升,伴隨補貼政策的逐漸退坡,行業(yè)開始尋找能替代鋰電池的低成本路線。鈉電池以其低成本優(yōu)勢和原材料易獲得性,被視為鋰電池的理想替代品之一,收獲了較高熱度。但隨著碳酸鋰價格從高峰跌落至幾萬元一噸,原本一度充滿希望的鈉電池市場前景迅速變得黯淡起來。
鋰價下滑背景下,鈉電陷入沉寂
2022年11月,當碳酸鋰暴漲到60萬一噸時,鈉離子電池方案以替換者的姿態(tài)出現,要徹底解決市場核心產品鋰電池原材料價格飛漲和產量短缺的問題,資本也開始大規(guī)模投注。
但短短兩年時間不到,隨著碳酸鋰價格暴跌,鈉離子電池相對鋰電池最大的成本優(yōu)勢在不斷被壓縮,再加上技術進展不如預期,企業(yè)和資本對鈉電池的熱情開始迅速降溫,部分曾高調宣布鈉電池項目的企業(yè),已經悄然將重心轉回到鋰電池和固態(tài)電池等更具市場前景的技術上。
今年1月,順灝股份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鈉離子電池項目已終止,目前未開展鈉離子電池業(yè)務。
3月,科翔股份發(fā)布公告,經與江西贛州信豐縣人民政府友好協商,雙方終止2023年3月簽署的6GWH鈉離子新能源電池項目投資意向合同。
4月,多氟多在接受投資者調研時表示,現階段碳酸鋰大幅下跌,導致鈉離子電池的成本優(yōu)勢減弱,公司推遲了鈉離子電池商業(yè)化生產的進度。
10月10日,知名電池板塊上市蔚藍鋰芯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隨著碳酸鋰價格的大幅下跌,目前鈉電池價格相較鋰電池不具備成本優(yōu)勢,根據相關數據,2023年度中國鈉電池實際出貨量僅0.7GWH。公司對鈉電池進行了技術研發(fā)后,目前沒有進行量產。”
融資、建廠...鈉電成海外新寵
就在國內因鋰價下跌鈉電陷入沉寂的同時,國外關于鈉離子電池的動作不斷。
柯銳世投資瑞典鈉電正極材料研發(fā)商Altris
10月14日,瑞典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研發(fā)商Altris宣布完成B輪融資,此輪融資由柯銳世和Maersk Growth聯合投資。
圖源:Clarios
柯銳世和Maersk Growth的聯合投資將助力Altris進一步加速其產品的研發(fā)和商業(yè)化進程,推動鈉離子電池市場的發(fā)展。
據了解,Altris是一家專注于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研發(fā)的創(chuàng)新型企業(yè),其研發(fā)的電池正極材料完全由豐富且環(huán)保的材料制成,有助于降低電池成本,提高電池性能,減少電池對環(huán)境的影響。
截至目前,Altris已經完成多輪融資,包括但不限于2022年的960萬歐元(1億瑞典克朗)A輪融資、2023年的480萬歐元(5000萬瑞典克朗)過橋融資,以及今年年初,來自瑞典能源署的7700萬瑞典克朗資金支持。
LG投資美國鈉電初創(chuàng)公司UNIGRID
10月22日,美國鈉電初創(chuàng)公司UNIGRID獲得LG Technology Ventures的投資。UNIGRID打算利用這些資金加速其產品商業(yè)化,并建立現有的行業(yè)合作伙伴關系,將其技術應用于儲能和電動汽車等領域。
據了解,Unigrid Battery是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孵化出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由Darren H S Tan博士和Erik A. Wu博士于2021年創(chuàng)立,致力于開發(fā)先進的鈉離子電池,為新興的儲能和電動汽車應用提供支持。據悉二位博士都得到了Zheng Chen教授和Shirley Meng教授的指導。
去年12月,UNIGRID Battery收到了其先進鈉離子電池的首個MWh規(guī)模的商業(yè)采購訂單,且該訂單極有可能服務于北美家儲市場。為滿足該訂單需求,UNIGRID Battery團隊也在加州圣地亞哥加大生產力。
而為了把握北美儲能市場機遇,UNIGRID Battery團隊還推出了其第一代圓柱形鈉電池。
圖源:UNIGRID
在今年6月,UNIGRID獲得了1200萬美元的A輪融資,由Transition VC和Ritz Venture Capital共同領投,該輪投資將加速和擴大UNIGRID的電池生產,以滿足電動汽車和儲能市場的MWh級客戶訂單。
Natron Energy計劃在美國建造第一家鈉離子電池“超級工廠”
今年8月,美國鈉電企業(yè)Natron Energy計劃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投資14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00億元)建設一座鈉離子電池制造工廠。
圖源:Natron Energy
Natron介紹,這是一個為期12年的項目,將成為該公司繼今年早些時候在密歇根州一家600MWh工廠投入商業(yè)運營之后的第二家大型生產工廠。其產能將主要用于儲能市場,Natron表示它將滿足“關鍵電力、工業(yè)和電網儲能解決方案”的需求。
據悉,Natron成立于2012年,創(chuàng)始人Colin Wessells是斯坦福大學博士。與其他電池技術相比,Natron的鈉離子電池具有更高的功率密度、更多的循環(huán)次數、美國國內供應鏈和獨特的安全特性。2020年,Natron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獲得UL1973認證的鈉離子電池制造商,并由此開始向數據中心、叉車和電動汽車快速充電市場的客戶進行商業(yè)發(fā)貨。
鈉離子電池正在美國儲能市場中嶄露頭角
盡管目前鋰離子電池在儲能設施中仍占據主導地位,但全球鋰和其他關鍵礦物價格的波動使得鈉離子電池的優(yōu)勢日益凸顯。鈉離子電池的結構和制造技術與鋰離子電池相似,但其關鍵材料可以在境內獲得,從而降低了供應鏈風險。
國際能源署(IEA)預測,到2030年,鈉離子電池將在全球年度儲能新增量中占據約10%的份額,并有望在未來進一步增長。IEA的能源建模師表示,波動的鋰價格可能使鈉離子電池具有更強的競爭力。Natron Energy公司專注于工業(yè)應用,并優(yōu)先考慮快速充電等功能,其早期主要客戶將包括數據中心、移動設備、電動汽車快速充電、微電網和電信公司等。
此外,Peak Energy公司正在開發(fā)大規(guī)模鈉離子儲能系統,并計劃在2025年向六個美國客戶交付其首批試點系統。該公司計劃在次年擴大生產,并在2027年達到全面生產規(guī)模。
參考來源:
1.經濟觀察報《從“風口”到“低谷”:鈉電池正在被市場“遺忘”?》
2.中國日報《柯銳世投資Altris,加速開發(fā)智能車用低壓鈉離子電池系統》
3.環(huán)球零碳《鋰電降價,固態(tài)電池起飛,鈉離子跌落神壇》
4.電子發(fā)燒友網《鈉電池,離爆發(fā)就差一步》
5.公司官網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喬木)
注:圖片非商業(yè)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