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金剛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高的物質之一,具有高硬度、高導熱性、高化學穩定性等諸多優異特性。但同時它也被稱之為“最難加工”的材料,其高硬度也給加工帶來了巨大挑戰。隨著近年來化學氣相沉積(CVD)技術的快速發展,在推動人工培育鉆石成本的迅速降低,促進CVD金剛石的廣泛應用的同時,也對金剛石的精細加工也提出了迫切需求。激光技術作為一種高精度、非接觸式的加工方法,為金剛石加工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在該領域的研究和應用也日益受到關注。
激光加工金剛石的原理
激光加工是利用高能量密度的激光束作用于金剛石材料表面,使材料局部產生熔化、汽化等物理變化來實現加工的目的。激光束聚焦后在很小的光斑區域內產生極高的能量密度,其能量密度可以達到每平方厘米數兆瓦甚至更高。
熱效應原理
激光的熱效應是加工金剛石的主要原理之一。由于激光能量高度集中,照射區域的溫度迅速升高,當溫度達到金剛石的熔點(約4000-4500K)時,金剛石開始熔化。進一步增加激光能量,溫度持續上升,當達到沸點(約5100K左右)時,金剛石會汽化。通過控制激光的功率、脈沖寬度、頻率等參數,可以精確地控制材料的熔化和汽化程度,從而實現切割、打孔、雕刻等不同的加工方式。
光化學原理
除了熱效應,在某些特殊的激光加工過程中,還可能涉及光化學原理。對于紫外激光等短波長激光,其光子能量較高。當光子能量高于金剛石中碳原子之間共價鍵的鍵能時,會引發光化學反應。這種光化學反應可以使碳原子之間的化學鍵斷裂,直接導致材料的分解,而不一定完全依賴于熱效應來實現加工。這種光化學作用的加工精度相對更高,因為它可以更精準地破壞特定位置的化學鍵,而不像熱作用那樣可能會產生較大范圍的熱影響區。不過,光化學加工通常需要特定波長的激光和合適的加工環境,并且在實際應用中相對熱加工來說較為復雜。
激光技術在金剛石加工中的研究進展
(一)加工精度的提升
隨著激光技術的發展,尤其是超短脈沖激光的出現,加工精度得到了極大的提高。超短脈沖激光的脈寬可以達到皮秒(10-12秒)甚至飛秒(10-15秒)級別。這種極短的脈沖寬度使得激光與材料相互作用時間極短,在材料還來不及發生熱擴散時,加工過程就已經完成。研究人員通過實驗發現,使用飛秒激光加工金剛石時,熱影響區可以控制在微米甚至亞微米級別。這對于制作高精度的金剛石微納結構,如用于微機電系統(MEMS)的金剛石微傳感器等非常重要。
(二)加工效率的優化
多光束激光加工技術是提高加工效率的一個研究方向。通過同時使用多束激光對金剛石進行加工,可以成倍地提高加工速度。例如,在對大面積的金剛石襯底進行表面紋理化加工時,采用多光束激光系統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復雜的紋理圖案加工。此外,研究人員還在探索如何優化激光參數(如功率、脈沖頻率等)來提高加工效率。通過建立激光與金剛石相互作用的數學模型,模擬不同參數下的加工過程,尋找最佳的加工參數組合。
(三)新的加工工藝研究
激光輔助化學機械拋光(L-CMP)是一種結合激光技術和傳統化學機械拋光的新工藝。在這種工藝中,首先利用激光對金剛石表面進行預處理,改變表面的微觀結構和化學性質,然后再進行化學機械拋光。這樣可以降低拋光過程中的摩擦力和材料去除率的不均勻性,提高拋光質量。
還有激光誘導等離子體加工(LIP)技術,它利用激光產生的等離子體來加工金剛石。當激光能量足夠高時,在材料表面會產生等離子體,等離子體中的高能粒子可以對金剛石進行蝕刻等加工,這種技術對于加工高深寬比的金剛石結構有一定優勢。
激光技術在金剛石加工中的應用進展
(一)在超硬刀具制造中的應用
金剛石刀具是切削加工中的超硬刀具,用于加工高硬度材料如硬質合金等。激光技術可以用于制造和修復金剛石刀具。在制造過程中,可以通過激光切割將金剛石原料加工成刀具的形狀,并且通過激光焊接將金剛石刀頭與刀柄連接起來。在刀具磨損后,利用激光熔覆等技術可以在磨損部位添加新的金剛石材料,恢復刀具的切削性能。例如,在汽車發動機制造行業,需要使用金剛石刀具對發動機的關鍵零部件(如曲軸等)進行精密加工,激光技術制造的刀具能夠保證刀具的精度和使用壽命,提高加工質量。

(二)在金剛石首飾加工中的應用
激光技術在金剛石首飾加工中應用廣泛。在鉆石切割方面,激光可以實現高精度的切割,能夠切割出復雜的形狀和圖案,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例如,一些具有特殊造型的鉆石飾品,如心形、五角星等形狀,就是通過激光切割技術實現的。 在鉆石刻字方面,激光可以在鉆石表面刻出精細的文字和圖案。與傳統的刻字方法相比,激光刻字精度更高,不會對鉆石造成機械損傷,并且可以刻出更小的字體和更復雜的圖案。

(三)在電子領域的應用
在電子領域,金剛石作為一種優良的散熱材料,被廣泛應用于大功率電子器件的散熱片。激光技術可以用于加工散熱片的微通道等結構。通過激光微加工,可以在金剛石散熱片上制造出高精度的微通道,增加散熱面積,提高散熱效率。同時,對于金剛石基的電子器件,如金剛石半導體器件,激光技術可以用于加工器件的電極、有源區等結構,有助于提高器件的性能和集成度。

歧管式金剛石微通道實物圖 圖源:論文
面臨的挑戰與展望
面臨的挑戰
材料損傷問題:盡管超短脈沖激光可以減小熱影響區,但在實際加工中,由于激光能量分布的不均勻性等因素,仍然可能會導致金剛石材料局部損傷,如微裂紋的產生。這些微裂紋會影響金剛石制品的強度和性能。
加工成本較高:目前,高精度的激光加工設備價格昂貴,而且激光加工過程中的能量消耗也比較大。同時,一些特殊的激光加工工藝(如飛秒激光加工)還需要在特殊的環境條件下進行,這也增加了加工成本。
工藝兼容性問題:激光加工與傳統加工工藝的結合還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在激光加工后的表面可能會存在一些殘留物或者微觀結構變化,這些會影響后續傳統加工工藝(如電鍍、化學鍍等)的質量。
隨著激光技術的不斷發展,有望開發出更先進的激光源。例如,更高功率、更短脈沖寬度的激光設備,這將進一步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同時,通過改進激光光束的整形技術,可以使激光能量分布更加均勻,減少材料損傷。在降低成本方面,一方面可以通過大規模生產降低激光加工設備的價格,另一方面可以研究新的激光加工工藝,提高能源利用率。雖然激光加工金剛石還存在許多問題,但未來激光加工仍會是金剛石加工領域的主要技術之一。激光加工技術也會更加成熟以滿足各種加工需求,并逐漸向高效、高精度、低損傷、高度集成及生產自動化方面發展。
參考來源:
葉盛,等:激光技術在金剛石加工中的研究及應用進展
付強,等:多焦點超快激光并行加工單晶金剛石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留白)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請告知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