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在智能汽車的時代,續航里程、充電速度和駕駛體驗是消費者最關心的三大痛點。然而,這些問題的背后,隱藏著一個關鍵的技術領域——熱管理。從電池冷卻到座艙溫控,熱管理技術正在成為智能汽車競爭的“隱形戰場”。
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突破1800萬輛,中國以1200萬輛的銷量領跑全球,新能源滲透率高達47.6%。隨著電動化、智能化的加速推進,熱管理技術從幕后走向臺前,成為車企和供應鏈企業的“必爭之地”。
熱管理,新能源汽車的“關鍵命脈”
熱管理并非一個新概念,但在新能源汽車時代,它的重要性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與傳統燃油車不同,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部件——電池、電機、電控系統,對溫度極為敏感。過高或過低的溫度都會影響電池的性能和壽命,甚至引發安全隱患。
近年來頻發的新能源汽車熱失控事件,使得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安全性關注度也越來越高,如何做好新能源汽車的熱管理成為行業研究的重點。
以電池為例,電池的最佳工作溫度通常在20℃至40℃之間。在極端高溫或低溫環境下,電池的充放電效率會大幅下降,續航里程也會大打折扣。這就是為什么許多電動車在冬季續航里程“縮水”的原因。
此外,熱管理還直接關系到用戶的駕駛體驗。空調系統的制冷制熱速度、車內噪音控制、空氣質量調節,都與熱管理系統息息相關。特別是在疫情后,用戶對車內空氣潔凈度和健康功能的需求顯著提升,熱管理系統的重要性愈發凸顯。
動力電池封裝材料應用示意 圖源:德邦科技
市場格局,中外企業的“角力場”
近期,美晨科技表示其全資子公司山東美晨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已具備為客戶提供整車熱管理系統技術規劃的能力,并致力于為動力系統、車身系統、底盤系統等模塊提供智能化解決方案。這一消息不僅揭示了美晨科技在熱管理領域的技術實力,也讓我們看到了熱管理在汽車智能化中的關鍵作用。
1.國內外汽車熱管理布局
國外:電裝、翰昂、法雷奧、馬勒等國際巨頭憑借在傳統燃油車熱管理領域的技術積累,占據了全球市場的主導地位。這些企業在新能源汽車熱管理領域也表現出強大的競爭力。
國內:三花智控、銀輪股份、五洲新春等國內企業通過技術創新和成本優勢,正在快速崛起。五洲新春已成功研發出熱管理系統軟管、集成模塊閥島總成等新產品,逐步實現從零部件到系統集成的轉型升級。
2.國內外導熱材料布局
國外企業在導熱材料領域具有技術優勢,主要集中在高端材料和系統集成方面:
漢高(Henkel):提供導熱膠、導熱墊片等材料,廣泛應用于電池熱管理和電機散熱;3M:開發了多種高性能導熱材料,包括導熱膠帶和相變材料,用于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萊爾德(Laird Technologies):專注于導熱界面材料和熱管理解決方案,客戶包括特斯拉、寶馬等;電裝(DENSO):在熱管理系統集成中廣泛應用導熱材料,如導熱硅膠和石墨烯材料。
國內企業在導熱材料領域逐步崛起,主要集中在中高端材料研發和國產替代:
飛榮達:專注于導熱材料研發,產品包括導熱墊片、導熱硅膠等,已進入比亞迪、寧德時代等供應鏈;中石科技:提供導熱界面材料和熱管理解決方案,客戶包括華為、小米等,并逐步拓展至汽車領域;碳元科技:研發石墨烯導熱材料,應用于新能源汽車電池熱管理系統;飛龍股份:已量產新能源汽車熱管理集成模塊,采用高性能導熱材料,目標在2025年實現大規模產能。
導熱材料,汽車熱管理的“隱形英雄”
導熱材料是汽車熱管理系統的核心組成部分,近期,導熱材料上市企業德邦科技披露,其熱界面材料已批量應用于新能源汽車的多個核心系統;中石科技也表示,公司已具備金剛石導熱復合材料的研發技術和產品。
導熱材料主要用于熱管理系統中的熱傳導、散熱和溫度控制,具體應用包括:
1.電池熱管理:導熱材料用于電池模組與冷卻板之間的熱傳導,確保電池在最佳溫度范圍內工作。
2.電機和電控熱管理:導熱材料用于電機和電控系統的散熱,防止過熱導致的性能下降。
3.空調系統:導熱材料用于空調系統的熱交換器和冷凝器,提高熱傳導效率。
4.集成熱管理模塊:導熱材料用于集成模塊中,優化系統布局和熱傳導路徑。
常見的導熱材料包括:導熱硅膠:用于填充縫隙,提高熱傳導效率;導熱墊片:用于電池模組與冷卻板之間的熱傳導;相變材料(PCM):用于吸收和釋放熱量,維持溫度穩定;石墨烯材料:具有高導熱性和輕量化特性,適用于高端熱管理系統;金屬基復合材料:如鋁基復合材料,用于散熱器和熱交換器。
圖源:鴻富誠
未來趨勢,熱管理的“新戰場”
一、汽車熱管理發展趨勢
1.集成化與智能化
未來,熱管理系統將向更高度的集成化和智能化方向發展。通過智能算法,系統可以根據用戶習慣和車輛工況,實現個性化的溫控服務。
2.多場景應用
熱管理技術正在從汽車領域向數據中心、儲能系統、人形機器人等場景拓展。例如,數據中心的高密度主機對熱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熱管理企業可以通過技術遷移,開拓新的增長曲線。
3.綠色與高效
隨著碳中和目標的推進,熱管理系統將更加注重節能環保。例如,采用輕量化材料和高效熱泵技術,降低系統能耗和碳排放。
二、導熱材料技術及市場前景
1.輕量化與高效化:隨著新能源汽車對輕量化和高效熱管理的需求增加,石墨烯和金屬基復合材料將成為主流。
2.智能化與集成化:導熱材料將與智能溫控技術結合,實現熱管理系統的自動調節和優化。
3.國產替代:國內企業通過技術創新和產業鏈整合,逐步打破國際巨頭的壟斷,未來市場份額有望進一步提升。
未來,隨著集成化、智能化和多場景應用的推進,熱管理技術將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對于車企和供應鏈企業來說,誰能在這場“溫度之戰”中占據先機,誰就能在智能汽車的下一個十年中脫穎而出。
參考來源:
1.中國汽車咨詢中心網,東方財富網,EVTank數據,證券之星,中國粉體網
2.聚汽網:2025-2030年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行業發展態勢報告
3.覽富財經網:汽車熱管理行業持續高景氣,五洲新春等激活發展新動能
4.華經產業研究院:2025年中國汽車熱管理行業市場規模、重點企業及發展趨勢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輕言)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