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在重慶翼動科技的實驗室內,一架僅重50克的"黑刺"無人機正以每秒15米的速度在模擬溶洞環境中靈活穿行。其配備的微型激光雷達系統能在0.02秒內快速完成環境三維建模并實時規劃避障路線。這款目前全球體積最小的工業級無人機的成功研發,見證了中國在超微型無人機技術領域實現從"追隨者"到"引領者"的質變飛躍。
技術突圍
路徑規劃算法的創新:3DAware™飛行控制系統通過即時定位與地圖構建(SLAM)技術實時生成三維地圖,動態避障響應速度達0.1秒,解決了傳統無人機“迷路”難題。在南寧青秀區跨境基建項目中,該系統僅用3個月完成傳統人力需2年的三維建模任務,綜合成本降低50%。
材料與制造工藝的突破:“黑刺”無人機將衛星導航、主動避障、超視距通信三大系統集成于50克機身,相當于在雞蛋殼里建造精密太空站。其仿生旋翼設計采用碳納米管材料,此材料是一種由碳原子組成的管狀納米材料,抗拉強度高達50~200GPa(是鋼的100倍),密度僅為鋼的1/6,是已知最強韌的材料之一,另外其軸向熱導率可達3000W/(m·K),優于金剛石,還具有耐腐蝕、耐高溫、表面可功能化修飾等眾多優異性能。
政策賦能
空域管理改革:2025年實施的《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管理條例》首次開放300米以下“藍色通道”,深圳、成都等12個試點城市實現無人機自動空域申報,物流企業可在30秒內獲取即時航線審批。
設備投資與技術研發補貼:南寧市對無人機制造企業提供最高2000萬元設備投資獎勵,吸引大疆、極飛科技等頭部企業設立研發中心。
數據安全與合規監管:廣西自然資源廳明確要求無人機測繪必須取得資質,飛行前需通過UTMISS系統申請空域,涉密數據存儲需使用境內服務器。
無人機測繪領域應用
礦山智能化:攀鋼朱蘭鐵礦部署無人機遙感智能蜂巢機場,此機場具備強大的環境適應性,無論嚴寒酷暑,均可實現24小時無人值守作業,覆蓋半徑達1公里區域,針對森林防火、山體滑坡、農田灌溉與植物覆蓋率檢測、水庫水位監測、道路路況監測、雨水降水量監測等,均可將數據實時、快速、精準報送。
城市治理:湖南省長沙縣“天地一體”無人機系統搭載AI識別模型,可自動識別違建、占道經營等行為,一旦發現違法行為,無人機將現場開展普法并實時拍照回傳,固定證據材料,大大提高了執法效率。
環保攻堅:安吉縣無人機巡檢供水管網,通過激光雷達掃描綠膜覆蓋缺陷,結合AI算法生成污染熱力圖,助力水源地保護項目審計。廣西平南高速項目在喀斯特地貌中,無人機傾斜攝影技術3個月完成全線建模,解決傳統人力無法覆蓋的勘測難題。
應急救援:“維度Ⅰ型”無人機在250米深泄洪豎井中,5分鐘完成傳統人工需72小時的測繪任務,為黃金救援期爭取寶貴時間。2024年九寨溝地震中,無人機群72小時生成災區三維模型,指導2000余名被困人員疏散。
中國低空無人機正以技術突破、政策紅利、場景應用三重引擎,推動測繪行業從“工具替代”向“規則制定”躍遷。這場變革,將為“數字中國”戰略注入強勁動能,在低空經濟藍海中書寫新的傳奇。
參考來源:
天府絳溪實驗室時空AI感知技術創新中心
交通運輸部、翼動科技、極飛科技、大疆無人機官網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月明)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