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近期,安徽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等就部門聯合發布《安徽省鐵礦等十四個礦種采選行業準入標準》。其中,開發原則、建設規模提出新要求和新標準。非金屬礦領域涉及方解石、建筑石料、玻璃用硅質原料、螢石、水泥用灰巖、白云巖等礦種。
開發原則
1、統一規劃,綠色發展。鼓勵開采鐵、銅、金、螢石等戰略性礦產,有效保護和總量調控方解石、白云巖、建筑石料等本省優勢礦產。
2、集約開發,綜合利用。實行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禁止采富棄貧、采易棄難、優礦劣用等浪費資源行為;加強礦山開采回采率、選礦回收率、資源綜合利用率的指標考核,有效保護礦產資源。
3、科學開采,安全生產。大力推廣先進適用的技術、設備、工藝以及綜合利用技術,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礦山開發的融合,推進智能礦山建設,實現科學開采,建設技術先進礦山,提升礦山本質安全水平。
建設規模
1、新建礦山采礦項目最低建設規模:
(1)鐵礦:露天開采40萬噸/年,地下開采30萬噸/年。
(2)銅礦:10萬噸/年。
(3)鉛礦、鋅礦:10萬噸/年。
(4)鉬礦:30萬噸/年。
(5)銻礦:3萬噸/年。
(6)鎢礦:30萬噸/年,且鎢金屬儲量不小于1萬噸。
(7)金礦:露天開采20萬噸/年,地下開采6萬噸/年。
(8)方解石礦:露天開采50萬噸/年,地下開采30萬噸/年。
(9)白云巖礦:50萬噸/年。
(10)建筑石料礦:100萬噸/年。在偏遠山區或資源儲量受限制的地區,根據當地實際建設需要,經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批準,最低建設規?煞艑捴50萬噸/年。
(11)玻璃用硅質原料礦:30萬噸/年。
(12)螢石礦:5萬噸/年。
(13)水泥用灰巖礦:100萬噸/年。
2.、新建礦山采礦項目服務年限:
新建鎢、銻、金礦礦山,設計服務年限不低于5年;新建螢石礦礦山,設計服務年限不低于6年;新建其他礦種礦山設計服務年限不低于10年。
3、新建選礦、礦石加工項目規模要求:
(1)新建鐵、銅、鉛、鋅礦選礦廠處理能力不低于30萬噸/年,服務于礦山充填法開采配套新建的選礦廠處理能力可同采礦建設規模匹配。
(2)新建鎢、銻礦選礦廠處理能力不低于33萬噸/年(折1000噸/日),服務于礦山充填法開采配套新建的選礦廠處理能力可同采礦建設規模匹配。
(3)新建鉬、方解石、螢石礦的選礦廠處理能力和新建建筑石料、玻璃用硅質原料、水泥用灰巖、白云巖礦的礦石加工設施處理能力,應與采礦建設規模相匹配。
(4)新建金礦選礦廠處理能力應與采礦建設規模相匹配;新建無配套采礦系統的獨立金礦選礦廠處理能力不低于10萬噸/年、獨立堆浸提金項目處理能力不低于50萬噸/年。
4、鼓勵規模低于以下標準、具備條件的現有礦山通過改擴建達到規模要求。對不符合安全、環保等要求的依法予以關閉。
(1)鐵礦:10萬噸/年。
(2)銅礦:3萬噸/年。
(3)鉛礦、鋅礦:3萬噸/年。
(4)鉬礦:3萬噸/年。
(5)銻礦:3萬噸/年。
(6)鎢礦:5萬噸/年。
(7)金礦:3萬噸/年。
(8)方解石礦:6萬噸/年。
(9)白云巖礦:30萬噸/年。
(10)建筑石料礦:10萬立方米/年。在偏遠山區或資源儲量受限制的地區,根據當地實際建設需要,經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批準,最低建設規?煞艑捴5萬立方米/年。
(11)玻璃用硅質原料礦:20萬噸/年。資源純度高、品質優、適宜高檔玻璃用的硅質原料礦山不低于5萬噸/年。
(12)螢石礦:2萬噸/年。
(13)水泥用灰巖礦:30萬噸/年。
《標準》旨在進一步規范安徽省鐵、銅、鉛、鋅、鎢、鉬、銻、金、方解石、建筑石料、玻璃用硅質原料、螢石、水泥用灰巖、白云巖等礦種的采選活動和生產建設行為,加強非煤礦山管理,推動非煤礦山轉型升級與綠色發展。
來源:《安徽省鐵礦等十四個礦種采選行業準入標準》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昧光)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