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近日,海南發展發布公告稱,海控南海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海控三鑫(蚌埠)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于近期對550噸窯爐及5條深加工生產線進行停窯減產。
資料顯示,海南發展前身為1995年創立的中航三鑫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涵蓋幕墻與內裝工程、光伏玻璃、特種玻璃深加工三大領域,而海控三鑫是其開展光伏玻璃業務的核心控股子公司。海控三鑫現有550噸、650噸兩座窯爐及7條深加工生產線,其中650噸窯爐已于2024年9月進入停窯冷修階段。此次關停550噸窯爐及5條生產線后,公司將保留2條深加工生產線繼續運營,并通過外購玻璃原片靈活調節深加工產量,以此將虧損規模控制在合理范圍。
來源:海南發展
此次停窯減產背后,是光伏玻璃行業持續承壓的現狀。據行業數據顯示,2024年光伏玻璃全球需求2138萬噸,國內產能2343萬噸,已超全球需求,行業開工率不足70%,日產能9.2萬噸,庫存天數超30天。
價格方面,隆眾資訊數據顯示,2.0mm鍍膜光伏玻璃價格自2020年行業景氣高峰的40元/㎡,一路下跌,至今年7月初已低至10元/㎡左右,創下歷史最低紀錄,一線大廠虧損1元/㎡左右,普通廠商每平方米虧損3元左右。
從供需數據看,當前國內光伏玻璃實際日產能約9萬噸,但以7月組件產量 42.6GW測算,當月實際日需求僅為8萬噸,供需缺口明顯。為扭轉行業虧損局面,6月29日國內十大光伏玻璃廠商達成共識,決定自7月起集體減產30%,減產方式主要包括窯爐冷修停產、堵窯口限產及暫停或延期新項目投產等。
在政策引導與行業減產共識的雙重作用下,預計7月國內光伏玻璃產量將下滑至 45GW左右。若減產計劃順利落地,行業供需嚴重失衡的狀況有望得到改善。
對于本次停窯減產的原因,海南發展在公告中解釋稱,受光伏行業市場競爭加劇影響,光伏玻璃產品價格大幅下跌,導致海控三鑫近兩年持續虧損且短期內難以扭虧。經綜合評估市場環境、資金投入、運營成本等客觀因素,為降低運營成本、避免因繼續生產造成更大規模虧損和資金消耗,海控三鑫最終決定實施停窯減產。
參考來源:海南發展公告、官網、財聯社、中國證券網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初末)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