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涂料行業,“研磨”是決定產品性能與品質的核心環節。2007年,當廣州派勒機械設備有限公司(現廣東派勒智能納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組裝出第一臺實驗型納米研磨機和籃式研磨機時,它不僅為國產涂料裝備的突圍添上了重要一筆,更標志著派勒集團在微納米級分散與研磨技術領域的深耕正式啟航,為企業今后的持續創新與跨越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石。
涂料根基:研磨技術的深耕與引領
派勒集團自誕生之日起便與涂料行業緊密相連:
奠基之作: 2008年,以“品牌化、高檔化、國際化”為指引,推出PHN 0.5實驗之星納米研磨機、PHE臥式研磨機、PBM籃式研磨機等系列產品,并通過ISO9001和歐盟CE認證,迅速獲得市場認可,為涂料企業提升產品細度、穩定性和生產效率提供了可靠裝備。
持續創新: 2009年推出大流量盤式研磨機;2010年成功研發集成動態離心分離器、雙端面機械密封等先進功能的“大流量棒銷式納米研磨機”,顯著提升了研磨效率和產品一致性,滿足了高端涂料、陶瓷墨水色釉料對超細分散的嚴苛要求。
大型化突破: 2011年,推出355kw超大型臥式超細研磨機PHE SuperMaxFlow1000,不僅打破了國外技術封鎖,更解決了大規模工業化生產中高產能、超細研磨的痛點,成為行業里程碑。
派勒納米研磨機
這段在涂料油墨設備領域的深耕歷程,為派勒集團積累了深厚的微納米材料處理工藝經驗,鍛造了其在精密研磨、分散領域的核心能力,并形成了三大核心底層技術——干法粉體研磨與分級、濕法漿料研磨與制漿、光學研磨與拋光,構成其堅實的創新底座。正是這些在涂料行業淬煉出的技術“利刃”,為其后續的戰略轉型與多元化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支撐。
雙輪驅動:從“納米裝備”
到“工業母機”的戰略躍升
憑借在微納米研磨技術領域的深厚積淀,派勒集團緊跟國家新興戰略產業的發展腳步,特別是隨著新能源產業的迅速擴展,派勒將服務涂料行業所錘煉的核心技術——微納米級分散研磨工藝,技術性的升級應用到鋰電池正負極材料、漿料及碳納米管等關鍵領域,實現了從“涂料研磨智造”到“新能源裝備引擎”的華麗轉身。
同時,2015年對湖南金嶺機床的戰略并購,標志著派勒集團開辟了第二增長極——“工業母機”(高端數控機床)。由此,集團構建了以“納米工藝裝備”及“高端數控機床”為雙輪的核心業務格局,旗下四大工業公司(派勒納米、金嶺機床、赫爾曼精機、金嶺軟件)協同發力:
響應國策:鍛造新質生產力
踐行智造強國使命
2025年初的民營企業座談會,將科技領域民企推向時代前臺。派勒的成長軌跡,正是新質生產力勃興的縮影:
破解“卡脖子”:在超細研磨裝備(50nm以下)、五軸數控系統、大型礦山裝備(艾薩磨?)等領域實現進口替代,保障產業鏈安全。
布局綠色循環:打造覆蓋“電池材料研磨-制漿-回收”的全鏈條綠色解決方案,并與百利科技戰略合作,為客戶提供涵蓋從設備選型到工藝創新、從硬件生產到軟件研發、從施工調試到運維托管服務的智慧工廠整體解決方案。
派勒新能源全鏈條綠色解決方案
賦能高端制造:金嶺機床累計為全球提供6萬余臺設備,赫爾曼精機的高端五軸加工中心成為航空航天等領域關鍵裝備。
正如派勒集團戰略所示:“百年企業、百億市值、百億產值”的藍圖,絕非空中樓閣。在新能源浪潮與高端裝備自主化的雙重機遇下,派勒集團正以“納米級”的匠心精神與“大國重器”的擔當,向世界領先的 “微納米粉體材料成套裝備智慧工廠” 和 “數控機床” 解決方案提供商的全球目標進發。
結語:
從廣州實驗室里誕生的第一臺研磨機,到服務新能源、半導體、航空航天等國家戰略產業的裝備巨頭,派勒集團的成長密碼,在于將技術創新基因深植于國家發展需求的土壤中。當“納米裝備”的精密遇上“工業母機”的厚重,一家民企的“雙輪驅動”,正成為中國高端智造突圍的生動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