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8月30日,山東豐元化學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宣布全資子公司山東豐元鋰能科技有限公司將終止在個舊市的對外投資事項。
據了解,豐元股份于2023年6月發布公告,同意子公司與個舊市人民政府簽署《投資協議》。該項目總投資達12.5億元,規劃用地260畝,建設周期18個月,原計劃于2024年12月31日前建成投產。項目主要產品為高性能磷酸鐵鋰正極材料,旨在通過利用個舊轄區內的鋰礦資源,穩定關鍵原料供應,降低生產成本,完善上游產業鏈布局。
然而,2025年8月29日,公司第六屆董事會第十七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全資子公司終止對外投資事項的議案》,同意豐元鋰能與個舊市人民政府協商解除合同關系,終止該對外投資事項。董事會提請股東會授權公司管理層全權辦理相關事宜,包括簽署解除協議、辦理項目公司注銷及備案撤銷等。
對于終止原因,豐元股份解釋稱,自簽署投資協議以來,公司積極推進項目前期工作,但與合作方持續溝通后,由于政策環境變化等因素,未能完成項目前期審批手續,項目至今未取得實質性進展。考慮到該項目前期投入較小且后續未有資金持續投入,為控制投資風險,合理調配資金,保障公司及股東利益,基于審慎性原則決定終止該項目。
資料顯示,豐元股份成立于2000年8月,現已形成鋰電池正極材料為主,草酸業務為輔的主營業務模式。其中,鋰電池正極材料業務方面加大產能和研發建設投入,積極開拓市場,不斷加深與高價值客戶的深度合作,實現穩健成長;傳統業務草酸方面,產銷量保持穩定,尤其是精制草酸在工藝和生產方面處于行業領先地位。
同日,豐元股份還發布了《2025半年度報告》,2025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7.2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1.2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2.43億元。
豐元股份表示公司鋰電池正極材料產品銷量較去年同期上升68.75%,但業務虧損擴大主要原因包括:新產線投產后需要經歷產能爬坡階段;新產品驗證周期較長;新增產能與下游需求存在時間錯配,導致產能利用率不足;以及產線轉固后新增折舊費用,共同推高了單位制造成本。
產能方面,公司建有山東棗莊、安徽安慶、云南玉溪三大鋰電正極材料生產基地。公司正極材料已建成及在建產能進一步擴大至31.5萬噸,其中建成投產24萬噸,包括磷酸鐵鋰22.5萬噸,三元1.5萬噸;在建產能7.5萬噸。
訂單方面,今年4月,豐元股份發布公告,全資子公司豐元鋰能與惠州比亞迪電池有限公司簽訂《磷酸鐵鋰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同意在未來三年內(即2025年4月1日至2028年3月31日),由豐元鋰能向比亞迪電池供應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產品,比亞迪電池承諾在同等商務條件下優先使用豐元鋰能產品并且給予一定的采購份額。
參考來源:豐元股份公告、《2025半年度報告》、粉體網等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喬木)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