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近日,中鋼天源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的發明專利“一種釹鐵硼磁體的石墨烯-量子點-金屬復合防腐涂層的制備方法”。這一創新成果成功解決了長期制約高性能釹鐵硼磁體應用的耐腐蝕性難題。

直面產業痛點:防腐技術成“卡脖子”環節
釹鐵硼永磁材料因其極高的磁能積和矯頑力,被譽為“磁王”,是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風力發電機組、航空航天儀器、精密電子產品等高端制造領域的核心功能材料。然而,其化學性質活潑,極易在潮濕、鹽霧等惡劣環境中發生氧化腐蝕,導致磁性能急劇衰減,使用壽命大幅縮短。這一固有缺陷嚴重制約了其在關鍵領域的可靠應用,使得高端應用市場長期依賴進口防腐解決方案,不僅成本高昂,更存在供應鏈安全風險。
中鋼天源此次獲得的專利技術,正是精準瞄準了這一行業共性痛點。該技術摒棄了傳統涂層附著力弱、致密性不足、耐久性差的工藝路線,創新性地構建了“石墨烯-量子點-金屬”三元協同的復合防護體系。
核心技術解析:跨尺度復合涂層的創新工藝
該專利技術的核心競爭力在于其獨特的五步制備法,實現了從原子級到微米級的跨尺度精密構筑:

1. 高質量石墨烯基底制備:采用化學氣相沉積法(CVD)在特定基底上生長出缺陷少、連續性好的石墨烯片層,為整個涂層提供一個極致密、高穩定的化學屏障底層。
2. 磁體表面精密預處理:通過嚴格的清潔與平整化工藝,為后續涂層的牢固附著奠定基礎,有效避免因表面缺陷導致的涂層過早失效。
3. 石墨烯層無損轉移:將CVD法制備的高質量石墨烯完整、均勻地轉移至預處理后的釹鐵硼磁體表面,形成首道防腐防線。
4. 量子點中間層橋接:創新性地引入電鍍工藝,在含有特定量子點的溶液中加入金屬鹽,通過電化學方法預鍍一層量子點修飾的中間層。該層不僅能有效鈍化磁體表面,更關鍵的是,量子點的尺寸效應與高表面活性,極大地促進了后續金屬層的均勻、致密成核與生長,解決了不同材料界面結合力弱的傳統難題。
5. 金屬保護層最終構筑:以預鍍好的磁體為陰極,進行金屬層的電鍍沉積,最終形成以石墨烯為屏障、量子點為界面強化、金屬為體相保護的三元復合涂層。
這一技術路線不僅工藝相對簡單、易于規模化生產,而且使涂層的附著力、耐鹽霧腐蝕性能、耐濕熱性能等關鍵指標較傳統技術提升數倍,顯著延長了磁體在苛刻環境下的服役壽命。
雄厚研發實力支撐技術突破
中鋼天源作為國內磁性材料領域的領軍企業,其技術突破絕非偶然。根據公開信息,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2025年上半年研發費用達7028.41萬元,同比增長12.59%。強勁的投入帶來了豐碩的成果,同期專利授權數量達到20個,同比增幅高達150%。這種對技術創新的高度重視和持續投入,構成了此次突破的堅實基礎。

結語
中鋼天源的這項專利,不僅是企業技術創新的里程碑,更是中國高端制造業強化“自主脊梁”的生動體現。可以預見,隨著這項“防腐革命”技術的落地與普及,中國永磁材料及下游高端裝備制造業的發展將迎來新的強勁動能。
參考來源:
中鋼天源官網、專利之星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留白)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請告知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