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唐納森集團

已認證
美國唐納森集團
已認證
澆注是鑄造行業一道必不可少的工序,同時也是相對較為多變、復雜的一道工序。每個鑄造企業都有自己獨有的產品,這些產品形狀及尺寸千奇百怪,這也就意味著每個鑄造企業的澆注線不盡相同,煙塵收集形式也多種多樣。
側吸罩(自動澆注機澆注工序)
澆注的煙塵捕集難點
在眾多的澆注形式中,大型工件的地坑澆注,因其工件巨大(一般5000kg以上),無法采用自動澆注機澆注,僅能采用行車吊裝鐵水包澆注的形式進行,這種特殊的操作方式無疑將煙塵治理難度大大提升了。
大型工件澆注的煙塵治理一直是各大鑄造企業的痛點,這類澆注的特點是:產煙量大、持續時間長、行車吊裝鐵水包導致無法頂部封閉等。這也導致很多治理系統在前端的煙塵收集工序就以失敗告終。鑄造是國家關注的排放重點行業,在2020年底國家生態環境部發布實施了《鑄造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39726-2020,對鑄造行業提出了更高的環保治理要求。
對于大型工件澆注煙塵的治理,其核心在于前端煙塵的捕集、系統安全設計及過濾器的性能。本文著重以前端捕集進行講解,其余內容在后續文章中再做闡述。
前端煙塵捕集的解決方案
對于前端的收集,要盡可能地將工件進行覆蓋,同時要預留足夠的鐵水包吊裝空間。由于澆注時行車需要持續吊裝鐵水包,所以在煙氣產生階段是沒辦法進行工件的全面覆蓋的。
對此,我們將開口四周或者端面(下圖兩種形式,視工作情況進行設計)最先接觸煙氣的部分設計成格柵形式,并通過一些機械驅動裝置,在煙氣產生階段將此處的風速提高,從而提高煙氣的捕捉效率。
當然了,吸塵罩的風量并不是越大越好。雖然我們不可否認,更大的風量會帶來更好的效果,但更大的風量同樣意味著更多的投入。唐納森從來都不建議我們的客戶單純地增大風量來換取有限的效果,我們主張以優化的方案來獲得更高性價比的效益。
在吸塵罩設計時,需要考慮其移動及操作的便捷性、前段鋼結構吸塵罩的整體強度(抵抗因工人操作失誤而可能出現的撞擊)、伸縮段軟布的耐溫及耐腐蝕性能。如果吸塵罩設計較高,還要設計防傾倒裝置。
澆注線的前端收集設計,更多的是結合用戶現場現有的工藝進行,這其中涉及大量的現場考察和定制設計。唐納森確保做好治理的前提是不影響原有的生產工藝,為用戶提供完善的煙塵捕集方案。
最新動態
更多
虛擬號將在 秒后失效
使用微信掃碼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