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近年來,金屬有機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MOF)材料作為一類新興的晶態多孔材料脫穎而出,受到廣泛的關注。相較于沸石和活性炭等傳統多孔材料,MOF材料是由金屬離子或簇與有機配體通過配位鍵自組裝而成的晶態多孔材料。這種獨特的構建方式使其結構高度有序且易于剪裁,進而展現出豐富多樣的性質和功能。在過去三十年中,MOF領域的研究呈爆發式增長。一些科學家認為,MOF潛力巨大,有望成為“21世紀的材料”。
應用研究
諾貝爾獎背后的超級材料:MOFs 的崛起
瑞典皇家科學院決定,將 2025 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北川進(Susumu Kitagawa)、理查德?羅布森(Richard Robson)與奧馬爾?M?亞吉(Omar M. Yaghi),以表彰三人在金屬有機框架(MOFs)研發領域作出的開創性貢獻。金屬-有機框架(Metal-Organic Fr
上海硅酸鹽所在金屬有機骨架水氧化催化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王現英研究員團隊通過原位光譜學結合理論計算揭示了NiCoFe-NDA有機骨架材料在水氧化過程中的表面重構現象及水氧化催化機制。
固體所在熒光功能金屬有機框架材料檢測水中離子方面取得新進展
近期,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固體所能源材料與器件研究部通過系統地研究二維(2D)熒光功能金屬有機框架材料(MOFs)納米片及三維(3D)MOFs塊體對水中離子的檢測性能,揭示了 2D MOFs納米片在熒光傳感領域中的應用優勢。
蘭州化物所3D打印MOFs負載多孔陶瓷實現有機污染物高效催化降解
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曉龍團隊與蘭州大學副教授周林成團隊合作,結合3D打印技術在復雜器件構筑及自由設計、制造與成型等領域的優勢,開展了3D打印MOFs修飾的多孔陶瓷催化材料與器件研究,用于水體有機污染物催化降解。
稀土MOF或將大放光彩
發光是人們最早認識并加以應用稀土元素的特性。而稀土MOF兼具了有機配體與稀土離子的發光特性,增加了發光形式的多樣性和可調性,在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機發光半導體)發光材料與器件、化學傳感器、生物功能材料、防偽與顯示材料等諸多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
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NIST)的新研究表明,3D打印塑料與一種用于探測和儲存氣體的多功能材料結合后可用于制造低成本的傳感器和燃料電池。
解決方案
2025諾獎揭曉!麥克助力科學家塑造分子世界新結構
2025 年 10 月 8 日北京時間 17 時 45 分許,瑞典皇家科學院決定將 2025 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北川進(Susumu Kitagawa)、理查德·羅布森(Richard Robson)以及奧馬爾·M.亞吉(Omar M. Yaghi)三位科學家,以表彰其在金屬有機框架開發領域的貢獻。
諾獎揭曉 | 麥奇克拜爾吸附技術助力推動全球范圍內的MOF創新
在金屬有機框架(MOF)相關的研究中,MicrotracBEL(麥奇克拜爾)因其卓越的性能和可靠的分析結果,被廣泛應用于材料的表征與性能評估。
安東帕用戶采訪 | 華東理工大學張玲帆:繪就分析測試領域新圖景
安東帕深耕微波消解領域50年,憑借卓越性能與可靠品質,成為全球科研與工業分析的堅實后盾,讓每位客戶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儀器配置。
重慶大學分測中心攜手國儀量子SiCOPE 40!洞見微觀,賦能創新
見到和使用國產儀器,讓我們認識到國產儀器的不斷進步,我們也期待國產設備能夠越做越好。——重慶大學分析測試中心 劉娟麗畢業季,重慶大學舉行了校園開放日活動,吸引了眾多周邊市民走進校園參觀,尋花看景逗天鵝,我們也趁此機會進入重大,準備尋找近期新發布的一款國產微孔分析儀。穿過郁郁蔥蔥的園林式校園,我們走進
前沿應用 | Retsch MM400助力金屬有機框架材料合成
金屬有機框架(MOF)是由金屬離子或金屬氧簇通過強的配位鍵連接有機配體自主裝成的多孔框架化合物,具有靈活的可設計性、豐富的多樣性、多孔性等優點,被廣泛應用于氣體分離與存儲、催化、生物傳感等領域,是當前的科研熱點之一。通常,制備MOFs的方法主要有:溶劑熱法、水熱法、水相合成法、微波輔助合成法、化學合
材料分析 ▏MOFs材料:在CO2吸附與捕集方面的實驗探究
金屬-有機骨架(MOFs)材料是一類由無機金屬離子與有機配體構筑而成的網格結構晶體,也被稱為多孔配位聚合物。目前實驗室合成的MOF已經有20000多種,按類型可以分為網狀金屬有機框架材料IRMOF、沸石-咪唑框架材料ZIF、萊瓦希爾有機框架材料MIL和通道式框架材料PCN ,各自的代表材料有MOF-
用于表征多孔材料(如碳、沸石和MOF)的新的和改進的NLDFT模型
材料表征技術的全球企業Micromeritics Instrument Corp.提供多個非局部密度泛函理論(NLDFT)模型,這些模型強調其不斷致力于改進微孔結構材料的氣體吸附技術性能。客戶可以從30多種NLDFT模型中進行選擇,以匹配其材料的屬性(化學成分、孔隙幾何形狀),并更有效地了解探針的孔
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