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價格
面議型號
BT-311系列品牌
丹東百特產地
遼寧丹東樣本
暫無誤差率:
≤1%分辨率:
無重現性:
≤1%分散方式:
無測量時間:
250次/min(振動頻率)測量范圍:
無看了BT-311振實密度測試儀的用戶又看了
虛擬號將在 180 秒后失效
使用微信掃碼撥號
振實密度是指一定量的粉體裝填在特定容器后,以一定的頻率和幅度進行振動,當粉末的體積不再減少時讀出粉體的體積,然后用粉末的重量除以該體積就得到振實密度。BT-311系列振實密度測試儀是丹東百特儀器有限公司研制的一種專門測試粉體振實密度的一種儀器,BT-311系列振實密度測試儀由計數系統、控制系統、驅動機構、執行機構、微型打印機以及附屬備件等組成,具有操作簡便、經久耐用、測試準確等特點。
● 適用于非金屬粉、金屬粉體、制藥、化工、電池、磨料以及科研教學等領域,是粉體行業振實密度測試的理想儀器。
重復性精度 | ≤1% |
樣品測試數量 | BT-311每次測試1個樣品 BT-312每次測試2個樣品 BT-313每次測試3個樣品 |
振實密度頻率 | 100-300次/分,連續可調 |
振實密度振幅 | 3mm、14mm |
量筒容積 | 25mL、100mL、250mL |
計數器讀數上限 | 99999 |
智能操作 | 自動計算振實密度打印報告 |
體積 | 410×260×245mm |
● 符合中國國家標準 GB/T 21354-2008和國際標準 ISO3953:1993,符合美國藥典關于藥品振實密度的規定,符合2020版中國藥典關于藥品振實密度的規定。是一種通用的振實密度儀器。
● 智能操作系統,輸入測試人員、測試樣品、頻率和次數等基本信息后一鍵開啟振實操作,完成后輸入振實重量與振實體積后自動計算出振實體積,通過儀器自帶打印機打出報告單,大大節省人員計算、記錄和統計的時間。
● BT-311系列采用的百特發明的水平旋轉**技術,就是在上下震動的同時進行水平旋轉,以保持量筒中粉體表面平整狀態,有效地提高了測量精度。
● 提高效率,百特設計了同時測試2個樣品的BT-312振實密度儀和同時測試3個樣品的BT-313振實密度儀。
附表(振實重量與量筒規格的選擇可參考下表, 此表引用《GB/T31057-2018》)
(量筒或組合量筒)容積(cm3) | 試驗樣品質量(g) | 樣品松裝密度(g/cm3) |
25 | 100±0.5 | >4 |
50±0.2 | 2-4 | |
20±0.1 | 1-2 | |
100 | 100±0.5 | 1-2 |
50±0.2 | <1 |
2020版中國藥典振實密度測試需250ml量筒
BT-300振實密度測試儀是丹東百特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一種專門測試粉體振實密度的一種儀器,該儀器同時具備“固定重量”和“固定體積”兩種測試方法
[摘要] 目的:建立激光衍射法測定多潘立酮原料藥粒度的方法學。方法:采用丹東百特 Bettersize 2600激光粒度分析儀,配置全自動干法 & 濕法分散系統,對多潘立酮原料藥干法和濕法兩種
2019-05-20
2019-05-20
懸浮劑(Suspension Concentrate, SC) 又稱水懸浮劑、濃懸浮劑、膠懸浮劑,是在助劑的作用下,將不溶于水或難溶于水的原藥分散到水中形均勻穩定的分散體系。在農藥懸浮劑研制中存在顆粒
2019-12-27
BeNano系列納米粒度及Zeta電位分析儀在Zeta電位測試過程中可以得到樣品的帶電符號(±)、平均Zeta電位值以及樣品的Zeta電位分布信息。其中,Zeta電位分布雖然在實際應用中使用較少,但是
2024-11-07
10月17日,丹東百特儀器有限公司成功舉辦北京合作伙伴交流會。來自北京地區的14家公司、18名合作伙伴代表齊聚丹東,共同探討北京市場新機遇,攜手譜寫合作新篇章。在銷售總監叢麗華的陪同下,代表們首先參觀
2025年,丹東百特迎來成立三十周年慶典,并同期隆重召開全球代理商大會。五大洲合作伙伴齊聚,回顧三十年發展成果,共商未來戰略。日本和韓國等地區的代理商代表作為百特亞洲布局關鍵力量,攜核心團隊亮相,分享
在丹東百特儀器有限公司迎來三十周年華誕之際,我們回顧與馬來西亞合作伙伴LAB ALLIANCE攜手走過的九年征程。這段從初步接觸到深度協同的合作歷程,已成為百特全球化戰略在東南亞市場穩步推進的生動見證
關鍵詞:聚苯乙烯球、粒徑、濃度顆粒物的粒徑檢測和濃度檢測需求一直存在,且與研究物質的物理化學性質、反應動力學等基礎科學問題密切相關,在環境檢測保護、工業和醫藥生產質控、醫療衛生系統的疾病診斷以及食品行
一直以來,高濃度樣品Zeta電位檢測都是市場需求。在電泳光散射技術中,由于需要散射光透過樣品進入前向的檢測器(通常角度在12-15°方向),樣品的濃度不能過高。常用電極包括插入式電極(光程10mm)和
2025年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公布了諾貝爾化學獎的最終歸屬,將該獎項授予了在金屬有機框架(Metal Organic Framework,MOF)領域有開創性工作的研究者,強調MOF在藥物遞送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