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價格
1-5萬元型號
QZ-0041品牌
江蘇秋正新材產地
連云港樣本
暫無純度:
99%以上目數:
3000看了鎂橄欖石微晶玻璃的用戶又看了
虛擬號將在 180 秒后失效
使用微信掃碼撥號
鎂橄欖石微晶玻璃(ForsteriteGlass-Ceramics)是以鎂橄欖石(化學式:Mg?SiO?)為主晶相的玻璃陶瓷材料,通過基礎玻璃受控析晶形成,具有高強度、低介電損耗及優異的耐熱性。以下是其關鍵特性、制備工藝及應用進展的綜合分析,結合**研究數據:
一、核心特性與結構
1.主晶相與性能優勢
-主晶相:鎂橄欖石(斜方晶系),常伴生頑火輝石等副晶相。
-力學性能:抗折強度達95MPa(石棉廢石基),高碳鉻鐵渣基陶瓷骨料抗壓強度可達281.1MPa。
-熱穩定性:低熱膨脹系數(與硅芯片匹配),適用于高溫環境(如深地隧道)。
-光學性能:通過控制晶粒尺寸(≤80nm),可見光透過率≥85%,滿足電子蓋板需求。
2.缺陷調控機制
-晶界玻璃相填充尖晶石-鎂橄欖石間隙,提升致密度并降低吸水率(*低0.03%)。
-過量Mg2?或TiO?會導致輝石相減少、鎂橄欖石過量析出,力學性能下降。
二、制備工藝與技術突破
1.固廢資源化配方設計
-原料來源:粉煤灰殘渣(含氟成核劑)、石棉礦山廢石、高碳鉻鐵渣(利用率77.6%)、冶金熔渣(鎳鐵渣+高爐渣)。
-晶核劑優化:
-氟硅酸鹽:降低玻璃熔融溫度,促進鎂橄欖石析晶。
-TiO?復合摻雜(2-4wt%):細化晶粒至亞微米級,提升透光性。
2.燒結與析晶控制
-溫度影響:
-石棉廢石體系:1300℃燒結時線收縮率11.2%、體積密度2.78g/cm3**。
-高碳鉻鐵渣體系:1500℃保溫3h,形成尖晶石-鎂橄欖石交織結構。
-熱處理制度:
-一步晶化法:熔渣直接冷卻至900℃結晶+650℃退火,簡化流程。
-分步晶化:核化807℃/2h→晶化960℃/3h,避免雜相生成。
三、性能優化關鍵因素
1.組分調控
-MgO含量:8-12mol%時平衡熔體粘度與析晶度,過量(>14%)則生成雜相。
-Li?O/Na?O比例(25-50%):提升離子交換深度,增強表面壓應力。
2.晶體協同效應
-含鈉霞石相+鎂橄欖石+TiO?晶相(銳鈦礦/金紅石)共析,形成致密結構,兼具高強與高透光性。
-頑火輝石副相增加(燒結溫度↑),可提升韌性但過量降低強度。
四、應用領域拓展
1.電子封裝與蓋板
-高頻基板:低介電常數(ε?<6)、低損耗(tanδ<10?3),適配5G通信。
-終端蓋板:離子交換后表面壓應力>500MPa,抗跌落性能提升30%。
2.耐熱結構件
-深地高溫環境骨料(80℃養護):界面過渡區致密化,抗壓強度>280MPa。
-發動機涂層:耐溫>900℃,熱震穩定性優異。
暫無數據!
在齒科材料領域,使用球形粉(SphericalPowder)是一項關鍵的技術進步,目前江蘇秋正研發出一款新型的球形鋇玻璃粉,它主要應用于牙科用合金,特別是用于制作牙冠、牙橋等修復體的金屬材料(如鈷鉻合
這是一款專為金剛石封接工藝定制的硼硅酸鹽玻璃粉,通過精準調控組分比例,實現與金剛石(超硬、低熱膨脹特性)的界面相容性與熱性能匹配性。產品兼具高封接強度、優異化學穩定性及工藝適應性,適用于金剛石工具、半
納米碳化硅晶須 納米碳化硅晶須(SiCWhiskers)是一種具有獨特一維納米結構的高性能陶瓷材料,其微觀形態呈現為細長的單晶纖維。核心性能 1.力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