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3月1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就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情況舉行發布會。工信部部長肖亞慶就工信部起草的《稀土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回答媒體提問。
工信部新聞發布會
中國稀土沒有賣出“稀”的價格,賣出了“土”的價格
稀土作為不可再生的稀缺性戰略資源,是17種金屬元素的統稱,素有“工業味精”、“新材料之母”等美譽,廣泛應用于電子信息、石油化工、冶金、機械、能源等行業,更因其在導彈、智能武器、導航儀、噴氣發動機等軍事高新技術上的應用而備受關注。
肖亞慶表示,稀土是一個戰略性資源,發布條例主要是根據稀土長期發展的戰略和市場需求,以及我們在實際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他首先提到,中國是稀土大國,資源量最多,實際我們的產量和出口量也是最多。有些國家指責我們限制稀土出口,但實際上他們買到的稀土大部分都是由中國出口。但是有一個現象值得我們關注,“我們現在稀土沒賣出‘稀’的價格,賣出了‘土’的價格,這是惡性競爭,競相壓價,使得這種寶貴的資源浪費掉!
第二,稀土的生產確實有不少環保問題。“為了稀土市場好,使勁地采,使勁地挖,使勁地煉,出來以后環境的保護方面還是有很多反應!
第三,稀土本身是稀有的資源。肖亞慶提到,現在存在無序的開采、資源的浪費,比如只采最富集的那一塊兒,資源的的綜合利用效果很差,從長期來看存在很多問題。
第四,目前高水平的稀土產品確實比較少,這樣不利于技術創新和科技進步。
肖亞慶最后表示,產業鏈的國際分工、經濟的全球化是一個大趨勢,那么在這個過程中,你中有我中有你,就需要大家攜起手來共同應對。
國內稀土價格漲勢兇猛,北方稀土漲停
2021年開年以來,國內稀土價格漲勢兇猛,多個稀土元素市場價格創歷史新高,關于稀土的政策和新聞也層出不窮。1月15日,為依法規范稀土開采、冶煉分離等生產經營秩序,有序開發利用稀土資源,推動稀土行業高質量發展,工信部起草了《稀土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并在官網公開向社會征求意見。
2月19日,工信部下達2021年第一批稀土開采總量控制指標。數據顯示,巖礦型稀土7.251萬噸,離子型稀土1.149萬噸,共計8.4萬噸,同比上調超過27%。
2月20日,《國務院關于新時代支持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意見》發布,加快發展稀土行業是其中重要組成部分!兑庖姟分赋,“推進“中國稀金谷”建設,研究中重稀土和鎢資源收儲政策。支持革命老區立足紅色文化、民族文化和綠色生態資源,加快特色旅游產業發展,推出一批鄉村旅游重點村鎮和精品線路。支持有條件的地區規劃建設稀土、旅游等行業大數據中心,鼓勵互聯網企業在革命老區發展運營中心、呼叫中心等業務。”
開年以來,稀土股票增勢良好。今早發布會后,北方稀土迅速漲停。
擺脫中國卡脖子,歐美紛紛出臺政策
近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電視會議上發表了講話,講話中馮·德·萊恩稱,為了促進歐洲的發展,歐盟必須要擺脫被中國的“卡脖子”,擺脫對中國稀土出口的依賴,否則歐盟在數字技術發展將一直握在中國的手里。為此歐盟還成立了所謂的“歐洲原料聯盟”,主要作用就是減少歐盟對中國稀土的需求,這種事情此前美國也做過,但是最終都是無用功。
而在大洋彼岸,據彭博社2月27日報道,美國總統拜登日前簽署行政令,要求美國聯邦政府機構在100天內完成對半導體、藥品及藥物成分、稀土等關鍵礦物質、高容量電池四類關鍵產品供應鏈風險的評估,并提交政策建議報告。有媒體評論稱,拜登此舉意在聯合其他國家和地區,共同建立獨立供應鏈,在關鍵產業上減少對中國的依賴。
早在2020年9月,加拿大將斥資3100萬加元(約合人民幣1.62億元),在該國薩斯喀徹溫省修建首家稀土加工廠并預計于2022年底全面投入運行。加拿大擁有稀土資源豐富的Wicheeda礦床,工廠將成為未來加拿大稀土產業商業化的重要支柱。加拿大總統曾向美國強調,該國是美國“堅定的盟友”,加拿大也正與美國商討合作,以尋求減少兩國在稀土對中國的依賴。然而,有數據顯示,中國占據著美國80%的稀土供應;同時,兩國都依靠中國的稀土加工技術。
在歐盟看來,擔心被中國卡脖子。因此歐盟一直想要減少對中國稀土的進口,以此來減小風險,其實說白了就是心虛,因為美國為了針對我國企業,各種上不得臺面的方法都用出來了,作為美國的盟友,歐盟擔心影響兩國的貿易。在稀土的提取技術上,中國處于領先,各國想要不從中國進口稀土也沒有問題,但是以他們的實力,提取出的稀土目前來說,滿足不了,而全球稀土總量是有限的,這種的損失是各國都無法承擔的。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智慧)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