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為了減少對稀土的依賴,歐盟制定了一項提高國內稀土產量的行動計劃。
《行動計劃》將新采礦和加工方法的研發、新采礦項目的可持續融資以及回收利用機會列為減少對中國稀土依賴的措施之一。它還促成了歐洲原材料聯盟(European Raw Materials Alliance)的成立,以促進歐洲稀土生產的廣泛合作。然而,就目前而言,所有這些都是空談而非行動。
與此同時,一家礦業公司在挪威發現了一項新發現,這對減少歐洲對中國的依賴大有裨益。挪威礦業公司在挪威西南部發現的磷礦可能是世界上儲量最大的磷礦,它不僅含有磷酸鹽(歐盟的關鍵材料清單上有磷酸鹽),還含有電池必需的釩和鈦。
這一發現肯定贏得了布魯塞爾和準備生產數百萬輛電動汽車的汽車制造商總部的掌聲——一旦芯片短缺得到解決,的確如此。
然而,挪威的稀土可能會比中國的稀土更貴:畢竟,中國擁有這些稀土中的大部分,能夠以比挪威更低的成本生產、加工和出口它們,而挪威的稀土生產才剛剛開始,勞動力成本要高得多。此外,一項發現可能不足以確保歐洲所需的所有稀土資源,以實現其綠色新政的夢想。
歐洲媒體表示,這是歐盟第二次低估國內供應的重要性。第一次是歐洲電子制造商和汽車制造商開始依賴進口可充電電池。
現在,他們正試圖通過在當地建立工廠來解決這個問題。不過他們認為稀土的問題更大:因為中國可能會干脆決定停止出口稀土。與此相比,俄羅斯關閉天然氣供應的威脅只是個小小的不便,尤其是對一個更依賴風能和太陽能而不是天然氣的大陸來說。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茜茜)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