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受科技部委托,福建省科技廳組織專家對中科院福建物構所洪茂椿院士主持的國家科技攻關計劃項目“光功能納米陶瓷材料研究”進行驗收,同時對其地方配套項目進行成果鑒定。
專家組聽取了項目組的工作匯報,認為該項目已全面完成了國家科技攻關計劃任務書規定的指標和任務,研究內容具有系統性和先進性,整體水平達到國際先進,部分材料的發光量子效率和發光壽命等性能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據悉,光功能納米陶瓷材料研究項目把納米技術應用于研究開發性能優良的光功能陶瓷材料,研發內容涵蓋了新材料性能設計、材料合成、結構調控和光學性能等,重點研究燒結型透明陶瓷、納米結構的氟氧化物玻璃陶瓷和硼酸鹽微晶玻璃三個相互關聯的材料體系。
在兩年多的項目實施期間,該項目組在材料制備與處理技術、結構設計與調控、以及結構-性能關系等方面取得系列創新性成果,開發6種新材料,發明2種新工藝。研究成果已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6件,發表SCI論文40余篇,培養了一批年輕的科研骨干,為光功能納米陶瓷材料的深入開發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專家組聽取了項目組的工作匯報,認為該項目已全面完成了國家科技攻關計劃任務書規定的指標和任務,研究內容具有系統性和先進性,整體水平達到國際先進,部分材料的發光量子效率和發光壽命等性能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據悉,光功能納米陶瓷材料研究項目把納米技術應用于研究開發性能優良的光功能陶瓷材料,研發內容涵蓋了新材料性能設計、材料合成、結構調控和光學性能等,重點研究燒結型透明陶瓷、納米結構的氟氧化物玻璃陶瓷和硼酸鹽微晶玻璃三個相互關聯的材料體系。
在兩年多的項目實施期間,該項目組在材料制備與處理技術、結構設計與調控、以及結構-性能關系等方面取得系列創新性成果,開發6種新材料,發明2種新工藝。研究成果已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6件,發表SCI論文40余篇,培養了一批年輕的科研骨干,為光功能納米陶瓷材料的深入開發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