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石英坩堝屬于石英玻璃制品中的細分產品,具有潔凈、同質、耐高溫等性能。目前廣泛應用于太陽能和半導體領域提煉晶體硅的生產工藝中,是晶體硅生產過程中的消耗品。
相較于普通石英砂,經過選礦提煉制備而成的高純石英砂具有更好的耐高溫性及熱穩定。作為石英坩堝的核心原料,石英砂純度是保證石英坩堝具備優良性能的核心指標。
石英砂品質對坩堝品質的影響
石英坩堝對于石英砂的品質需求
石英砂關鍵性能指標
(來源:隆基)
目前,工業上成熟應用的石英提純工藝有分選、擦洗、煅燒-水淬、磨礦、篩分、磁選、重選、浮選、酸浸、微生物浸出、高溫脫氣等,深度提純工藝有氯化焙燒、輻照色選、超導磁選、高溫真空等等。
國內石英砂提純的一般選礦工藝流程已由早期“磨礦、磁選、洗滌”發展至“分選→粗碎→煅燒-水淬→磨礦→篩分→磁選→浮選→酸浸→洗滌-烘干”的聯合選礦工藝,并結合有微波、超聲波等手段進行預處理或輔助提純,提純效果有大幅提高。
由中國粉體網主辦的“2023(第七屆)全國石英大會暨展覽會”即將于11月16~17日在安徽蚌埠召開,屆時,來自西南科技大學的孫紅娟教授將帶來題為《坩堝用石英砂的工藝技術特征及高純石英砂制備技術》的報告。歡迎感興趣的朋友親臨現場,聆聽專家的精彩報告!
專家簡介
孫紅娟,西南科技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
四川省非金屬礦粉體改性與高質化利用技術工程實驗室主任。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礦物材料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地質學會礦物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礦物物理與礦物結構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礦物復合材料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硅酸鹽學會非金屬礦分會理事。獲美國SME協會“青年科學家”、江蘇省“雙創人才”。
主要從事礦物加工(礦物材料)、固體廢物處理與資源化、環境科學與工程研究。先后主持、主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支撐計劃、省部級項目等20余項(其中,主持國家自然基金4項),企業合作項目30余項;獲省級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授權發明專利8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250余篇(EI、SCI收錄150篇),出版專著1部。
在高純石英原料判別與提純、蒙脫石、蛭石和石墨等層狀礦物材料的制備與應用、典型工業固廢(石棉尾礦、粉煤灰、高爐渣、工業副產石膏等)資源化評價與開發利用關鍵技術研究、石墨烯制備及應用等多項研究成果經鑒定達國內領先和國際先進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社會效益。
參考資料:
[1]隆基綠能:光伏直拉單晶對石英坩堝與石英砂的產業化需求
[2]孫紅娟教授:高純石英原料評價、提純技術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平安)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