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11月3日,重慶江津白沙工業園一片繁忙。在和友重慶光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和友光能)光能材料制造數字化生產車間,一臺臺智能化設備高效運轉;廠區外,新上馬的8GW太陽能光伏組件項目正全速推進。
“產能在擴大,產業鏈在健全。”白沙工業園發展中心副主任王孛告訴記者,今年1—9月,園區光伏產業實現產值21.8億元,新引進招商引資項目5個、投資170億元。他表示,“拼一把!力爭到年底初步建成光伏產業鏈。”
8月簽約,爭取年底前動工
“8月簽約,爭取年底前動工。”最近,白沙工業園招商部部長梁勝一直在跑“眾能光儲”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生產基地項目(以下簡稱“眾能光儲”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開工前的手續。3日一早,他又踏看了一遍項目地塊,回頭抓起兩個饅頭,就乘車趕往江津城區與相關部門會商項目開工的事情。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是一種新型先進光伏材料,具有轉換效率更高、單位能耗更低、生產成本更低、應用前景更廣等優勢。今年8月4日,無錫眾能光儲科技有限公司簽約落戶白沙工業園,投資50億元實施“眾能光儲”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項目,達產后預計實現年產值60億元以上,補齊重慶區域在光伏應用上的短板。
“從簽約到開工,只用3個月時間,這不是第一次。”王孛回憶,第一個落戶白沙工業園的武駿光能年產8GW光伏封裝材料及制品項目,從簽約到開工也只用了3個月,從開工到投產僅用了1年。他告訴記者,“武駿光能當年簽約、當年拆遷、當年開工,園區光伏產業由此實現‘零的突破’。”
和友光能是去年12月建成投產的,到今年9月實現產值5.2億元,半年多時間便快速成長為上億級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
一座座現代化廠房拔地而起,一條條生產線建成投入使用,一個個重大項目開工建設……現在,白沙工業園匯聚起三家“鏈主”企業,投資都分別超過30億元。
集中力量解決企業的難點堵點
在武駿光能年產8GW光伏封裝材料及制品項目(二期)現場,記者看到,項目已進入主體施工環節。
“前三季度投資完成率達83%。”企業負責人介紹,在保證安全建設、安全生產前提下,他們合理規劃施工工序、倒排工期、周密部署,確保項目建設提質增效。他說:“企業發展快,全靠政府服務好。”
武駿光能、和友光能的原材料和產品都要通過水路運輸。園區到灘盤碼頭的通道要經過的成渝鐵路下穿道只有3米高,而企業運輸車輛高4.5米,只能改用小車轉運,嚴重影響企業生產。園區多方協調,籌資5000余萬元改建鐵路下穿道,很快化解了這個制約企業發展的難題。
兩家企業天然氣供應不足,白沙工業園又成立工作專班協調解決。從今年8月開始,兩家企業用上了中石油直供氣,日供應量約50萬立方米,每立方米節約1元錢。
“發展環境好、營商服務好。”和友光能副總經理趙力告訴記者,因為服務優質,他們又增投了第二條光伏玻璃生產線,并將于本月16日投用。同時追加投資16億元,建設占地380畝的光伏組件生產線,預計明年3月投產。
白沙工業園企業服務部負責人卿興同介紹,為推進500億光伏產業園有序建設,白沙工業園已獲新增3.2平方公里(約5000畝)的建設用地空間。
“集中力量解決企業的難點堵點。”卿興同表示,將用好“企業吹哨·部門報到”服務平臺,對光伏產業項目用地、基礎設施配套、用能、用水、用工等實行“定制化”服務,全力推動項目早簽約、早開工、快投產。
到年底初步建成光伏全產業鏈
10月底,白沙工業園發展中心黨委書記、主任袁偉又帶隊前往長三角地區招商引資。11月1日,招商小組傳回喜訊,此次又對接10家企業,目前達成投資意向的項目達5個,協議引資200億元。
“依托鏈主企業,不斷延鏈、補鏈、強鏈。”梁勝稱,今年3月,江津區與國內唯一的太陽能光伏領域研究中心長三角太陽能光伏技術創新中心達成深度合作,重點瞄準硅片、電池、組件、應用示范等產業鏈關鍵環節拓寬招商渠道,儲備光伏組件接線盒、膠膜、支架、邊框等一大批項目全面開展光伏產業招商。他告訴記者,“截至目前,今年新引進項目5個,投資170億元。”
這5個項目中,港銀智慧新能源和國電投智慧能源主要從事光伏板銷售和安裝,目前已拿到5萬平方米屋頂改造訂單;華馳動能飛輪儲能設備研發制造運營基地投資52億元,主要研發、生產電網調頻設備。
此外,白沙工業園光伏產業在談項目還有4個,主要包括光伏產業主件電池片、輔料光伏封裝膠膜等上游產業,總投資達215億元,達產后年產值將達到400億元。
“現在,我們中光伏組件、光伏玻璃、石英砂等產能均為全市第一。”王孛稱,將繼續落實好企業專員服務制度,推動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組件項目年底動工開建、在談項目早日簽約落戶,力爭光伏產業全年產值達到30億元。力爭到年底初步建成光伏全產業鏈。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初末)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