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近日,工信部發布《國家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先進適用工藝技術設備目錄(2025年版)》。其中,由原初科技創新的固廢資源化利用耦合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利用(CCUS)技術被列入目錄。
原初科技化學鏈礦化CCUS技術
原初科技創新的化學鏈礦化CCUS技術,模擬自然礦化反應,將工業尾氣中的CO2與含鈣固廢(如電石渣、鋼渣等)高效轉化為負碳產品碳酸鈣,無三廢產生。
主要技術指標:
1、脫碳效率高。該技術通過構建化學鏈反應,開發專利SDR/YMR反應器及專有助劑,在2分鐘內完成礦化反應,CO2的礦化吸收率可大于90%。
2、CO2無需提濃。將工業煙氣技術中的CO2(濃度大于3%),無需經過捕集提純過程,直接礦化利用,節省了提純過程所需的大量能耗。
3、低能耗、綠色工藝過程。能量梯級利用,實現了工藝過程的綠色清潔和低能耗。化學鏈礦化過程不消耗酸堿,無廢堿廢液產生。
4、長期穩定固碳。礦化產品為結構穩定、不重新釋放CO2的碳酸鈣,可以實現長期、持續、穩定固碳。
5、本技術每礦化利用1噸CO2約產生2.3噸負碳碳酸鈣產品。該負碳碳酸鈣產品碳足跡為-0.18kgCO2e/kgCaCO3。
該技術,適合火電、石化、煤化工、鋼鐵、水泥、電解鋁等高碳排放行業。
原初科技為碳中和提供兜底技術
據了解,原初科技成立于2014年,致力于提供大規模、低成本二氧化碳捕集封存與利用方案,目前已經獲得專利技術46項。
原初科技循環解決方案
原初科技核心產品碳酸鈣
原初科技將核心技術“化學鏈礦化CCUS技術”稱之為碳中和提供兜底技術,可實現二氧化碳減排、大宗固廢減量和資源循環利用,同時生成具有經濟價值的綠色固碳產品碳酸鈣。
原初科技球形碳酸鈣
原初科技生產一噸碳酸鈣可捕獲440kg二氧化碳,合成的碳酸鈣顆粒可達到微米甚至納米尺寸,可生產球形、立方體型、多面體型、長條型等碳酸鈣產品。
原初科技全球首套空氣源碳捕集礦化一體化示范項目
2024年10月24日,原初科技舉行全球首套空氣源碳捕集礦化一體化示范項目開車儀式。
2024年5月,原初科技DAC礦化一體化技術參加由馬斯克基金會贊助的全球權威碳去除技術大賽,從1325個參賽者中勝出,入選決賽TOP20榜,也是唯一入榜的中國公司。2024年7月,原初科技將DAC技術落戶火炬,在火炬高新區設立子公司——中和負碳科技(廣東)有限公司,建立DAC業務總部,致力引領中國DAC產業的發展。
信息來源:工信部、原初科技、中山火炬融媒體中心等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昧光)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