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近日,國內工業硅龍頭企業合盛硅業發布2025年半年度報告。報告顯示,受整體經濟波動及上下游供需錯配導致主導產品價格下跌的雙重影響,公司上半年業績出現顯著下滑,營收與凈利潤均同比大幅減少。
營收利潤雙降,業績承壓明顯
2025年上半年,合盛硅業核心財務指標呈現“雙降”態勢:
公司實現營收97.75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26.34%,主要因核心產品售價下滑拖累整體收入規模;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3.97億元,同比大幅減少140.60%,首次在半年度周期內出現虧損,業績壓力凸顯。
硅基全產業鏈布局,龍頭地位穩固
作為我國硅基新材料行業中業務鏈最完整、生產規模最大的企業之一,合盛硅業憑借“工業硅-有機硅-多晶硅”完整業務鏈,保持行業領先的生產規模與合作優勢:
產能規模:截至2025年6月,公司工業硅產能達122萬噸/年,有機硅單體產能173萬噸/年,兩大核心產品產能均處于國內前列;
客戶合作:已與多晶硅、有機硅、硅鋁合金領域的龍頭企業及知名廠商建立廣泛且穩定的業務合作關系,行業資源整合能力與龍頭地位突出;
業務范圍:核心業務覆蓋硅基新材料全產業鏈,涵蓋工業硅、有機硅、多晶硅等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產品應用場景貫穿新能源、化工、建材等多個領域。
2025年上半年:產品價格下滑,多板塊受波及
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業績下滑主要源于核心產品價格下跌及部分板塊特殊因素影響,具體表現為:
主導產品量價齊跌:工業硅、有機硅、多晶硅三大核心產品銷售價格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其中多晶硅產量同比下降44.0%,直接反映出下游市場需求疲軟;
光伏板塊額外承壓:受停工損失、存貨跌價準備計提等因素疊加影響,公司光伏相關業務板塊業績進一步下滑,加劇整體盈利壓力。
工業硅:供需雙弱下價格觸底,行業陷入全面虧損
供應端:國內工業硅產能釋放受限,據百川盈孚數據,上半年國內工業硅產量185萬噸,同比有所下降。核心原因是西南地區豐水期開工率不及往期,疊加西北等三大主產地區開工率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整體供應規模收縮;
需求端:下游行業需求分化明顯。在多晶硅領域,下游多晶硅廠家多數降負荷運行,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統計,上半年國內多晶硅產量59.7萬噸,同比減少44.0%,對工業硅需求拖累顯著;有機硅領域,一季度行業廠家達成“減產挺價”共識,二季度隨原材料價格走低開工率回升,上半年國內有機硅DMC總產量超120萬噸,同比上升近20%,需求相對回暖;在鋁合金領域,保持剛需采購節奏,整體需求平穩,對工業硅需求形成一定支撐;
出口與價格:出口方面,受關稅政策等因素影響,上半年工業硅出口量僅34.1萬噸,外部需求受限;價格方面,一季度依托西南枯水期停產、西北環保限產支撐企穩,二季度因原材料價格走弱、成本支撐不足,疊加貿易摩擦引發的宏觀悲觀情緒,價格跌破歷史低位,二季度末行業全面虧損后,廠家出貨意愿下降,價格才止跌轉入底部震蕩。
有機硅:周期性波動后觸底,毛利水平保持穩定
2025年上半年有機硅價格呈現“觸底反彈-回落企穩”的周期性波動:一季度頭部企業達成“減產挺價”共識,疊加季節性需求回暖,有機硅價格觸底反彈并達到階段性高點;二季度行業進入傳統淡季,關稅政策不確定性抑制出口,同時上游工業硅等主要原材料價格持續下行,在成本傳導效應下,有機硅產品售價同步走低,價格探至歷史低位。
合盛硅業稱,盡管有機硅產品售價大幅回落,但因原材料成本與產品售價同步下行,行業綜合毛利水平同比未出現明顯下滑,一定程度緩解了企業盈利壓力。
參考來源:工業硅半年報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初末)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