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近日,由國家發改委農經司、財金司、遼寧省發改委相關領導以及北京大學教授、中咨公司等成員組成的調研團隊首站走進湖北國鼎華明納米新材料有限公司,聚焦先進鈣基產業鏈及項目綠色轉型升級成果。
國鼎華明副總經理楊永和為調研組作匯報
國鼎集團總裁宋楊,集團執行董事、國鼎華明總經理張門,國鼎華明副總經理楊永和陪同接待。宋楊總裁系統介紹了國鼎集團的戰略布局與發展歷程,并聚焦國鼎華明鈣基產業鏈及項目綠色轉型升級成果展開詳細闡述。他強調:“轉型不是選擇題,而是生存題。”近年來,國鼎華明堅定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從礦石資源梯級利用到生產全流程節能減排,構建起閉環式發展模式。
其核心實踐包括:將含鈣量52%以下的礦石加工為建材骨料,高鈣礦石通過封閉式皮帶廊直供納米鈣生產車間,同步實現污水循環利用與廢渣制磚產業化,最終達成 “礦石吃干榨盡” 的資源利用目標。從李家尖礦區到納米鈣車間僅800米的距離,國鼎集團用五年時間完成了從“賣礦石” 到“賣鈣品”的轉型跨越,這一轉型為武穴縣域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實產業支撐。
在公司展示中心,副總經理楊永和詳細匯報了生產工藝革新、產品應用拓展及技術研發突破等方面的進展。楊總指出:“創新鏈深度決定價值鏈高度”。 目前公司正加快推進超細粉體制備與應用研發平臺建設,通過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持續探索鈣基材料在高端制造領域的應用場景,為企業發展注入核心驅動力。
今年6月,國鼎華明正式啟動年產10萬噸高比表氫氧化鈣生產線建設,公司技術突破與產能升級邁入新階段。
該生產線將實現高比表面積(>40㎡/g)、高純度(≥92%)、的規模化生產,滿足環保、化工、建材、醫藥等領域的嚴苛需求。
國鼎華明依托華東理工大學及超細粉末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工藝技術,對生產設備進行自主創新,精準調控粒徑分布與孔隙結構,實現比表面積顯著提升。
產品具備多孔高活性、強吸附性、高分散性三大特性,脫硫效率達90%以上,對重金屬吸附容量提升40%。
調研組表示,作為武穴縣域經濟的重點企業,國鼎華明的發展對區域產業升級與經濟結構優化具有重要示范意義。
信息來源:湖北國鼎華明納米新材料有限公司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昧光)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