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持續擴張,2025年上半年,碳酸鋰價格在6萬元/噸~8萬元/噸區間震蕩運行,上游資源端的成本競爭將日趨激烈。在這一背景下,具備顯著成本優勢和資源自主性的鹽湖提鋰產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相比礦石提鋰,鹽湖提鋰能耗更低、成本更少,是我國實現鋰資源安全保障的關鍵路徑。以下是國內三大主要鹽湖提鋰企業的布局與進展。
鹽湖股份
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是青海省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控股的省屬大型上市企業,位于青海省格爾木市。作為國內鹽湖提鋰的絕對龍頭,鹽湖股份依托察爾汗鹽湖的千萬噸級鋰資源儲量,已形成穩定的規模化產能。
公司在每年生產約500萬噸鉀肥的過程中,會產生約2億立方米的富鋰老鹵。通過"老鹵提鋰"及"梯級利用"技術,實現了鉀、鋰資源的連續提取,并將提鋰后的尾鹵返回采區循環利用,形成了獨特的低成本、綠色循環經濟模式,構筑了難以復制的成本護城河。
2024年9月29日,鹽湖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此前啟動投資建設4萬噸/年基礎鋰鹽一體化項目已基本建成試產。該項目投產后,鹽湖股份的碳酸鋰年產能將從現有的4萬噸規模躍升至8萬噸。
藏格礦業
藏格礦業作為鹽湖資源綜合開發的領先企業,深耕鹽湖資源開發,從單一的鉀肥生產企業成長為布局鉀、鋰、銅三大領域的綜合性礦業集團。公司總部位于青海省格爾木市,依托察爾汗鹽湖,逐步構建起資源勘探、開發、生產、銷售的體系運營,旗下控股藏格鉀肥、藏格鋰業等核心子公司。
在鹽湖提鋰方面,藏格礦業憑借自主研發的"模擬連續吸附法"實現低濃度鹵水高效提鋰。根據其半年報,今年上半年碳酸鋰平均售價(含稅)約為6.75萬元/噸,平均銷售成本約4.15萬元/噸。公司在保持察爾汗鹽湖年產1萬噸碳酸鋰的基礎上,持續推動工藝優化與新項目拓展,旗下麻米錯鹽湖5萬噸/年碳酸鋰項目于今年6月獲立項核準后,已在三季度啟動全面建設。公司預估該鹽湖達產后的碳酸鋰生產成本約為3.1萬元/噸。若進展順利,2026年可實現滿產。
此外,藏格礦業通過參設基金收購國能礦業39%股權。國能礦業旗下擁有西藏阿里龍木錯和結則茶卡兩大優質鹽湖,由國能礦業自行開發。其中,1萬噸產能項目已與藍曉科技展開合作,后續還有12萬噸產能待開發,兩大鹽湖遠期規劃鋰鹽產能合計達13萬噸。
西藏礦業
西藏礦業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前身為西藏自治區礦業發展總公司,現由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與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等相關單位共同出資改制重組。公司主要從事鉻礦、鋰礦的開采及銷售等業務,擁有西藏扎布耶鹽湖的獨家采礦權,該鹽湖是碳酸型鹽湖中鎂鋰比最低、資源儲量位居世界前三的優質資源。
公司依托"太陽池+梯度膜"聯合工藝,穩步推進扎布耶鹽湖的產業化開發。2024年9月26日,西藏礦業發布公告,其西藏扎布耶鹽湖綠色綜合開發利用萬噸電池級碳酸鋰項目于2024年9月20日至24日順利完成120小時的功能考核,標志著該項目正式投產。
以藏格礦業的鹽湖提鋰成本作為參照,西藏礦業今年上半年碳酸鋰平均銷售成本約4.15萬元/噸。公司也曾預估過西藏麻米錯鹽湖達產后的碳酸鋰生產成本,約為3.1萬元/噸。
未來,隨著2025年鋰電產業競爭進一步向資源端傾斜,鹽湖提鋰的成本優勢將持續凸顯。
參考來源:證券時報《鹽湖提鋰產能密集落地 鋰資源自主化進程加速》、公司公告、粉體網等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喬木)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