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桂林礦山機械有限公司

已認證
摘要:重質碳酸鈣(GCC)作為重要的工業
一、重質碳酸鈣生產工藝概述
重質碳酸鈣以天然方解石、大理石、石灰石等為原料,經破碎、粉磨、分級等工序制成。根據產品細度需求及下游應用場景,生產工藝分為干法與濕法。干法適用于中低細度產品(如d97≥3-5μm),流程簡潔、成本低;濕法適用于超細產品(如2500-6000目),產品粒度更細且分布均勻,但工藝復雜、投資較高。
二、干法生產工藝及設備
1. 工藝流程
○ 原料預處理:手選去除脈石,粗破碎(顎破、反擊破)
○ 干式粉磨:雷蒙磨(80-400目)、立式磨、超細立磨(200-2500目)、球磨機+分級機(多級分級)
○ 分級與包裝:超細分級機(葉輪式、旋風式)分離合格產品,不合格料返回研磨
○ 表面改性(可選):提升產品分散性
2. 核心設備與技術特點
○ 雷蒙磨:適用于80-400目產品,占地面積小、通篩率高,但細粉含量低。
○ 立式磨:結合分級機可生產<10μm細粉,能耗較低,適合中高檔填料。
○ 球磨機+分級機:可靈活調控粒度(d97=5-45μm),但存在團聚、能耗高問題。
○ 氣流磨:用于超細粉碎(<10μm),能耗高但粒度均勻。
3. 優勢與不足
○ 優勢:流程短、無需脫水、投資成本低、操作簡便。
○ 不足:產品細度受限,分級效率依賴設備性能,顆粒易團聚。
三、濕法生產工藝及設備
1. 工藝流程
○ 原料破碎:顎破+雷蒙磨(預粉碎至200-400目)
○ 濕法研磨:攪拌磨/砂磨機(一段或多段)
○ 分級與脫水:濕法分級機(旋流器、碟式分級機)分離合格漿料,濃縮、過濾、干燥
○ 表面改性:濕法改性或干燥后干法改性
○ 包裝:漿料或干粉包裝
2. 核心設備與技術特點
○ 濕法攪拌磨:高效超細研磨,適用于填料級與涂布級產品。
○ 砂磨機:優化介質分布,降低磨損,提高研磨效率。
○ 分級設備:小直徑旋流器、臥式螺旋分級機,但濕法超細分級難度高,需優化操作。
○ 干燥設備:滾筒列管式、盤式干燥機,需防止團聚,必要時解聚處理。
3. 優勢與不足
○ 優勢:產品粒度細(可達納米級)、分布窄、表面改性效果好,適用于高端應用(如造紙涂布)。
○ 不足:工藝復雜,需脫水干燥設備,能耗與操作難度較高。
四、工藝選擇與趨勢
1. 工藝選擇依據
○ 產品細度:2500目以下選干法,2500目以上選濕法。
○ 應用場景:橡膠、塑料等粗填料用干法;造紙、涂料涂布級用濕法。
○ 成本與效率:干法投資低、見效快;濕法產品附加值高,適合規模化生產。
2. 技術發展趨勢
○ 大型化與智能化:設備向高效、低能耗、自動化方向發展。
○ 濕法改性一體化:研磨+改性聯動工藝提升生產效率。
○ 納米級產品開發:添加粉碎助劑制備亞微米/納米碳酸鈣,滿足高端材料需求。
○ 環保與節能:優化干燥工藝、降低粉塵排放。
五、設備選型建議
● 干法:優先選用配套分級機的雷蒙磨/立式磨系統,確保粒度穩定性。
● 濕法:注重研磨介質材料(如陶瓷內襯)與分級機效率,結合干燥解聚設備防止團聚。
● 建議選擇成熟設備供應商(如桂礦,52年磨粉設備經驗),保障設備穩定性與售后服務。
重質碳酸鈣的干法與濕法工藝各具優勢,需根據產品需求、成本預算及下游應用合理選擇。未來,隨著高端應用領域對超細粉體的需求增長,濕法工藝及設備的優化將成為技術發展重點,而干法工藝則通過智能化升級提升競爭力。企業應結合市場需求,靈活配置工藝路線,實現高效、低耗、高附加值的碳酸鈣生產。
相關產品
更多
相關文章
更多
技術文章
2025-10-16技術文章
2025-10-16技術文章
2025-10-16技術文章
2025-10-15虛擬號將在 秒后失效
使用微信掃碼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