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2022年3月22日,由中國粉體網旗下粉體公開課平臺舉辦的“(第二屆)3D打印粉體材料制備及檢測技術網絡研討會”圓滿結束!來自四川大學的余德平教授、大連理工大學的馬廣義教授、北京工業大學的談震副研究員、華中科技大學的吳甲民副教授等四位專家為大家帶來了精彩報告。
下面我們來回顧一下四位老師的精彩報告。
1首先,四川大學機械工程學院余德平教授給大家帶來了題為《基于高能等離子體束的3D打印粉體材料制備技術》的報告。
余德平教授首先對等離子體制造技術做簡單的介紹,主要從工業等離子體、等離子體制造技術、目前已掌握的等離子體源以及等離子體制造應用案例等四個方面進行介紹。
目前已掌握的等離子體源技術有:電弧層流等離子體束、超音速等離子體束、水蒸氣等離子體束、射頻熱等離子體束、微波冷等離子體束、高壓交流冷等離子體源等。應用案例如下圖所示,關于等離子體球化、等離子體霧化的應用案例,余教授做了具體分析。
接下來,余德平教授以鈦合金粉末為例,詳細講解了球形金屬粉末的幾種制備技術,主要包括真空感應氣體霧化(VIGA)、電極感應氣體霧化(EIGA)、等離子旋轉電極霧化(PREP)、絲材等離子炬霧化(PA)。
最后,關于等離子體霧化技術的發展歷史、制造裝備、制造機理及發展趨勢,余德平教授做了詳細地分析,并對高能等離子體束的3D打印技術進行總結展望。
2來自大連理工大學的馬廣義教授為大家帶來題目為《功能梯度材料激光增材制造技術》的報告。
馬教授首先講述了功能梯度材料激光增材制造技術的研究背景,主要包括功能梯度材料的應用、功能梯度材料的定義與特性等。
接下來,馬老師詳細講述了功能梯度材料(主要是金屬-金屬梯度材料、金屬-陶瓷梯度材料)的研究進展。
最后,馬老師分析了功能梯度材料在航空航天領域、醫療領域、汽車制造領域、機械制造領域的應用。并總結了其課題組已經實現的增材制造梯度構件。
3來自北京工業大學的談震副研究員為大家帶來題目為《3D打印用金屬粉末及其制備技術》的報告。
談震老師首先對3D打印技術進行概述,然后詳細介紹了3D打印用金屬粉末,分析了3D打印用金屬粉末的性能要求,并對國內外3D打印用金屬粉末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
接下來,談震老師詳細講解了3D打印用金屬粉末制備技術。
最后,談震老師談了3D打印用金屬粉末的發展趨勢。
4來自華中科技大學的吳甲民副教授為大家帶來題目為《陶瓷增材制造及其應用研究進展》的報告。
吳老師首先對其所在研究團隊(史玉升教授帶頭)進行簡單介紹。
接下來,吳老師介紹了陶瓷增材制造的意義,并分析了陶瓷增材制造的特點和其常見的成型方法。
最后,吳老師從技術、原理、分類等多方面詳細介紹了生物陶瓷增材制造、陶瓷型芯用硅基陶瓷增材制造、氮化硅陶瓷增材制造、微波陶瓷增材制造。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星耀)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