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就社會關注度高的鋰礦區塊出讓,記者近日從自然資源部礦業權管理司了解到,為全力推進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促進鋰資源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產、推動鋰電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自然資源部正在積極推進鋰礦區塊出讓,加大鋰礦源頭供應,滿足市場需求。目前,新疆、四川、江西、云南等省份的近20個鋰礦區塊正在積極開展出讓前期的相關準備工作,后續將通過找礦靶區評價、省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報送等多種渠道,不斷擴充區塊來源,納入出讓計劃。
據介紹,鋰礦資源在四川、新疆、江西、湖南、云南、貴州、湖北、青海、西藏、內蒙古等。▍^)均有分布。近年來,我國鋰礦等稀有金屬找礦工作在川西、昆侖、阿爾金、幕阜山、喜馬拉雅等成礦帶實現重大突破,鋰礦增儲取得良好進展。據全國礦產資源儲量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鋰礦儲量(折氧化鋰)404.68萬噸,2022年635.27萬噸,同比增加57%。同時,我國鋰輝石礦、鋰云母礦分布范圍廣,且我國有1500多個鹽湖,通過加大鋰礦區塊出讓力度,可進一步挖掘鋰礦找礦潛力;我國部分鋰礦探礦權勘查程度較低,通過進一步加強地質勘查工作,鋰礦增儲空間較大。
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站發布消息,2022年,我國鋰離子電池行業總產值突破1.2萬億元,全國鋰離子電池產量同比增長超130%;鋰電出口總額3426.5億元,同比增長86.7%。產業發展拉動了對鋰資源的需求,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鋰業分會統計,2022年我國碳酸鋰產量39.50萬噸(產能約60萬噸),同比增幅約為32.5%;氫氧化鋰產量24.64萬噸(產能約36萬噸),同比增幅約為29.5%。有關專家預測,2030年、2035年預計我國碳酸鋰需求量均值分別為69萬噸和103萬噸。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喬木)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