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溫州精硅科技有限公司

已認證
溫州精硅科技有限公司
已認證
1、成分基礎:生物活性玻璃(BG)典型成分為 SiO?-CaO-Na?O-P?O?體系,SiO?作為網絡形成體占比 45-60%(摩爾分數),石英砂是 SiO?核心來源,既提供結構骨架,又通過成分調控實現 “生物活性”。
2、活性機制:BG 與體液接觸后表面形成羥基磷灰石(HA)層以實現骨組織鍵合,該過程依賴 SiO?溶解速率與離子釋放行為;石英砂若含 Fe、Al、K 等雜質,會抑制 SiO?溶解或引入毒性,降低生物活性甚至引發組織不良反應。
3、科研支撐:據《Journal of Non-Crystalline Solids》研究,石英砂純度低于 5N(99.999%)時,Fe3?等雜質離子會占據玻璃網絡結構位點,降低降解速率與 HA 形成能力;而純度≥6N 的 SiO?可確保玻璃成分精確可控,優化 Ca2?和 PO?3?釋放動力學。
1、純度要求:需≥6N(99.9999%),避免 As、Pb 等重金屬及 U、Th 等放射性元素引發細胞毒性。
2、粒度控制:D50≤10μm,保障熔制均勻性與成分一致性。
3、摻雜需求:可定向添加 Sr、Mg 等元素增強成骨能力,需以高純度原料為基礎。
四、精硅科技的技術優勢:7N 級高純石英砂賦能
1、工藝突破:通過自主 “等離子體化學氣相沉積(PCVD)” 工藝,實現 7N 級(99.99999%)純度,關鍵雜質(Fe、Al、U)含量<0.01ppm,遠超行業標準。
2、粒度與摻雜控制:采用激光粒度分析 + 氣流粉碎技術,粒度 CV 值(變異系數)<5%;可定向添加 Sr、Zn 等元素,偏差率<0.5%。
3、技術驗證(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測試):
該石英砂制備的 45S5 配方 BG,在模擬體液中 24 小時內 HA 層形成厚度達 3.2μm(行業平均 1.5-2.0μm);
MTT 法細胞毒性試驗顯示成活率>99%(ISO 10993-5 標準要求>90%)。
1、聯合研發:已與浙江大學材料科學系建立 “生物醫用玻璃聯合實驗室”。
2、重點攻關領域:
個性化骨植入體:基于 3D 打印的多孔生物活性玻璃支架;
海洋源生物玻璃:從硅藻土提取天然 SiO?,結合高純工藝降本;
量子點標記玻璃:用于體內成像與治療一體化(如 Eu3?摻雜玻璃)。
生物活性玻璃的發展取決于原料純度與工藝創新,精硅科技以 7N 級合成石英砂為核心優勢,為生物醫學領域提供安全原料保障,推動中國高端醫用材料產業自主化,未來將深化產學研合作,助力 “健康中國 2030” 戰略。
1、Hench L.L., The story of Bioglass?, J. Mater. Sci. Mater. Med., 2006
2、ISO 10993-5:2009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medical devices
3、精硅科技內部測試報告(2025)
最新動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