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其它專題
- ·“顆粒硅”異軍突起,它能否撼動棒狀硅的主流地
- ·AI崛起,這些高端粉體材料需求旺旺旺!
- ·一 “堝”難求!詳解石英坩堝行業格局及發展現
- ·日本固態電池研發成功,欲反超中國?
- ·特斯拉大砍SiC,GaN替補上位?
- ·鈉電正極材料的三駕“馬車”
- ·大勢所趨的預鋰化技術,還有多少坎要過?
- ·光伏制造的“日本故事”與“美國敘事”
- ·氮化硅,請“上車”!
- ·凈利率超過茅臺!到底是什么讓“砂子”有如此賺
- ·宜春鋰礦停產整頓,全球鋰資源供應將受哪些影響
- ·尋找“國產好粉材”之龍佰氯化法鈦白粉
- ·受環!扒嗖A”的微波燒結技術,發展長路漫漫
- ·造福人類健康的一!拔⑶颉!造出來究竟有多難
- ·2023年螢石市場需求、價格走勢預測
- ·逆勢而上,車用MLCC將會是下一個戰場
- ·2023年碳酸鈣產量、需求、下游市場環境分析
- ·“硅”期將至,工業硅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
分庭抗“鋰”的鈉電池為何遲遲不上車?
中國粉體網訊 近日,乘聯會發布了《4月新能源汽車三電系統洞察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提到,鈉離子電池雖已具備量產能力,但鈉離子電池上車熱情不高,產業化節奏緩慢。乘聯會表示,鈉離子電池尚處產業化初期階段,在核心技術路線存爭議、供應鏈準備不充分、生產工藝不成熟等因素的影響下,鈉離子電池的成本優勢當前不能完全發揮。鈉離子豐富的資源儲備難以在產業初期快速的轉化為成本優勢,而當上車成本不斷被價格快速下探的磷酸鐵鋰電池縮小時,車企短期內難有動力選擇適配鈉離子電池。雖然近年來動力電池產業鏈一直對鈉離子電池的量產化進行積極布局,當前已具備量產能力,但產業鏈需求端對鈉離子的反饋并不積極。01 大躍進:門外漢跟風扎堆鈉離子電..【詳細】
更多專題報道
- ·5萬噸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項目突遭終止!
- 2025-08-30
- ·募資20億元!龍蟠科技擬擴產19.5萬噸高性能磷酸鐵鋰
- 2025-08-21
- ·黎明重工LM立磨助推年產2萬噸電池級碳酸鋰項目綠色投產
- 2025-08-01
- ·磷酸鐵鋰龍頭上半年預虧近億元!
- 2025-07-18
- ·立即實施!中國禁止出口磷酸鐵鋰、磷酸錳鐵鋰制備技術
- 2025-07-16
- ·北美儲能需求激增!SK On攜L&F搶灘磷酸鐵鋰市場
- 2025-07-16